每次低谷的时候我会去翻一翻《毛泽东选集》,比如说最近翻阅到了毛选里面的《关于重庆谈判》这一篇,有一段关于我d为什么要让出八个解放区的论述,文章发表的时间是1945年10月17日,那时候双十协定刚谈判完,对d内解释为什么要同意国民党提出来的让出8个辛苦建立起来的解放区的:首先因为这8个解放区靠近南京,对于国民党来说,属于“卧榻之侧”,即使是不让,对方也会来争,换句话说:守的成本很大,对老百姓来说来回争夺牺牲也比较大,而且国民党还掌握着宣传工具不断地制造谣言共产党要地盘,不肯让步,渲染我d不是真正想要和平的目的。可以说不让的话:法理、事实、舆论是都对我d不利,正是因为这种客观的分析,推导出为什么要让出的缘由,起到了说服和教化的目的。 这就是所谓的敌进我退的思想,有时候当我们人生路上遇到困难了,就是需要客观的分析自己和周边的处境,当环境不是有利于个人发展的时候,该退就退,该放弃就放弃,因为形式发展不由人,一味的去守本来前面辛苦得来的但是实际上目前很难守住的东西:房子、贷款、x信会让你疲于奔命,而且最后的结果也不一定是能守住的,反而不如结合实际情况主动撤退,保存实力起来。 另外,文章内还讲到了,关于d内群众的工作的问题,那时候大家都往延安跑,因为d中央在那,那边“比较舒服”,毛爷爷说: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而去工作、去斗争的,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艰苦的工作就像担子,摆在我们的面前,看我们敢不敢承担。要背井离乡,到前方去,要同当地的人民结合起来、解决困难、落地生根,这才是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这点我就联想到了我们这代人,工作总是往大城市挤,往大公司里面挤,求安慰求高薪,实际上当我们在大城市大公司里面待足了一定时间,学习了足够的经验之后,反而应该去奉献去支持中西部的二三线城市的发展,去支持县城、新农村建设,进而反哺社会反哺家乡,最后实现工作、斗争的价值,实现人生的意义。30岁或者说35岁前学习经验学习知识,35或者40岁后其实不应该再以“提升见识、眼界、经验”为追求了,应该去讲奉献了,到祖国需要的地方。 最后,毛爷爷总结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也有所触动,每次看完之后内心就会平静一些,不再那么焦虑不安了,与大家共勉。
每次低谷的时候我会去翻一翻《毛泽东选集》,比如说最近翻阅到了毛选里面的《关于重庆
醉蝶阅览生活
2025-07-19 19:26:41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