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果终于显现!印度现在几乎成了外资的“坟地”了!   2024年,外资占印度资本

小加娱的史书 2025-07-18 19:17:18

恶果终于显现!印度现在几乎成了外资的“坟地”了!   2024年,外资占印度资本形成的比例只有2.3%,四年前这一数字还高达8.8%,彼时不少人都以为,印度正迎来属于自己的国际资本黄金时代,可现实却上演了急转直下。   到2024-2025财年,净外资只有区区三亿五千万美元,比上一财年的一百亿美元大幅缩水,这也是印度历史上记载的最低点。   这个下跌幅度并不是市场自然波动,而是全球资金信心瓦解的铁证,尽管印度表面上依然吸引了超七百亿美元的外资,有将近四百五十亿美元资金选择了撤出或者清算,最终实际增加的外资只有二十六亿美元多一点。   如果考虑剔除掉留存在当地、并未转为实际现金流的新投资,这个净流入就更低了,再对比去年印度外资一度高达几十亿美元的记录,今年的落差不言而喻。   还发生了更具象征意义的变动,就是不少曾被寄予厚望的跨国企业主动选择关门退出,这不仅仅涉及新进企业投不进去,实际上连很多扎根印度多年的行业巨头,也正加速撤离。   从2014年到2021年,已经有将近两千八百家外资公司或者在印分支关闭了设点,这一趋势在去年和今年依然未见缓解,从消费、能源、通信到汽车,各个领域都有巨头撤出或者抛售资产,可见这不是局部小问题。   为什么外资纷纷撤退?原因并不神秘,印度一边高举本土制造、新兴政策的旗帜,一边却在实际操作中频频调整法规,投资者刚刚适应新政策,可能转眼又有新规出台,整个营业环境极为不可预测。   政策变动、流程繁复,使得不少海外企业很难看清长期发展路径,难以做出长远规划,这背后,既有对国内企业的有意保护,也有监管思路难以和国际先进做法接轨的问题,外企进场时面临合规压力,撤资时又遇审批门槛,资金流动十分受限风险定价不断上调。   外部环境和地缘因素也在加速企业撤离,国际大环境变化,区域保护倾向增强,印度不少大型企业也加紧“走出去”,越来越多印度公司把资金和注意力转向海外市场。   2025年,印度本土企业的海外投资额度甚至超过了以往,达到290亿美元,这一数字比去年同期多了不少,自己把钱转出去,外来的投资却逐步回撤,资本流动的重心明显偏向对外,而不是对内吸纳。   曾经进印度的“淘金者”其实许多都未见回报,这几年接连发生外资撤退或裁员的事件,松下曾大举拓展冰箱和洗衣机业务,最近却也开始精简产品线,不少外资企业不仅在投资端遇阻。   就连正常营运也难以为继,导致逐步放弃这个市场,像部分欧美大行、制造业品牌、零售巨头纷纷选择离场或大幅收缩业务,恰好说明“印度淘金梦”很难兑现。   至于哪些深层因素拖慢印度吸引外资,除了政策反复外,还有产业保护、审批复杂、法规落地效率等一系列痛点,有时甚至出现针对特定国家企业的歧视或差别化对待。   个别中国公司在印度遭遇突查、资金回流审查加剧,这种国家层面隐性门槛不断增加,许多投资者转而投向制度透明、市场规则明确的新兴市场。   印度人口红利依然存在,中产还在成长,外资不至于一夜退场,可事实证明,资本市场向来的逻辑不是看“潜力”,而是看能否落地,真正的资金总是比口号先行,用账单和撤资行动投出最真实的选择。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参考信息:光明日报2月12日(天价税单暴露印度经济转型阵痛)

0 阅读:0
小加娱的史书

小加娱的史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