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是要发达了!”七月十一日,新疆吐鲁番,一名男子开车去火焰山游玩,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卖冰激凌的好地方,正好可以用来充电,所以他就去了一家冰箱,买了一些冰激凌,然后开了一家店,不到三个小时,他就赚了五百块钱!网友:吃饱了撑的。 新疆吐鲁番的火焰山,光听名字就热得人冒汗。夏日酷暑,地表温度飙到七十多度是常事,空气燥得像要烧起来,游客走不了几步路就浑身湿透,只想找个地方躲起来续命。在这种几乎能把人烤干的地方,清凉不是享受,是实打实的刚需。 谁知,就在这片看似寸草不生的商业绝地,一个开着电车自驾的小伙子,只用了三小时,就把这股热浪变成了真金白银。事后网友们知道了,都说这钱他挣得一点不冤。 这个年轻人原本只是个普通的自驾游爱好者,开着他的电动汽车四处看风景。可这一趟新疆之行花销不小,他心里也盘算着,怎么能让钱包“回点血”。 巧的是,他在网上刷到一个帖子,说有人在山里卖柠檬水赚了钱,这一下就启发了他。他立刻想到了自己的电动车,平日里露营,车子的外放电功能可是个宝贝,煮火锅、烧开水都不在话下。既然电不是问题,那在这能煎熟鸡蛋的地方,还有什么比卖“清凉”更靠谱的生意? 一个念头就此冒了出来:有电,为什么不直接卖雪糕? 说干就干。他立马弄来一个冰柜,批发了一批雪糕,把车开到火焰山景区入口附近人流最密集的地方。电源一接,一个精准打击游客痛点的“移动冰站”就算开张了。 这生意算盘打得极精。在火焰山这种地方,一根冰棍对汗流浃背的游客来说,早就不是什么零食,而是一种能瞬间回魂的“救命药”。所以,哪怕一根卖五块、十块,游客们也掏钱得干脆利落,一群孩子更是开心地围着冰柜争着抢着挑。 而他的成本,却低到可以忽略不计。冰柜的电,全来自他的电动汽车。据说他的车充满一次,能让冰柜持续工作三百个小时,电费基本就是零。雪糕的批发价不过一两块钱,一进一出,利润有多高,一目了然。 当然,做这种流动买卖也讲究策略。他很聪明,专挑景区入口和停车场这种游客的必经之地,既打眼,又正好卡在人们最需要解暑的节点上。这事传开后,短短三小时,他就净赚了五百元,比不少上班族一天挣得都多。 网友感叹“活该他发财”,这话糙理不糙。更多人则看出了门道:有头脑的人,在哪都能发现生意。 这事看着简单,可深究一下,里面的学问并不少。商业机会的本质,往往就藏在最普遍、最急迫的需求里。更聪明的是,这个小伙子跳出了普通人的思维定式,把自己的“消费品”——一辆用于旅行的汽车,摇身一变成了高效的“生产工具”。 从想到到做到,更关键的是那份执行力。在人来人往的景区摆摊,免不了要面对各种眼光,可他没管这些,只埋头做自己的事。这种敢想敢干的勇气,才是把想法变现的临门一脚。 进一步看,他的故事也给所有自驾游爱好者提了个醒。我们那些习以为常的装备,比如帐篷、炊具甚至无人机,是不是也能被重新定义,从单纯的“玩具”变成创造价值的“工具”?尤其是在旅游旺季,景区里遍地都是机会,缺的从来不是点子,而是发现和利用这些点子的眼睛,以及一颗敢于行动的心。 这个“移动商铺”的模式,未来的想象空间还很大。除了在火焰山卖雪糕,在音乐节现场、马拉松终点,或是在那些交通不便但游客扎堆的景点,这辆“会赚钱”的电车还能玩出什么花样?这或许才是这个故事背后,最值得琢磨的地方。
“他这是要发达了!”七月十一日,新疆吐鲁番,一名男子开车去火焰山游玩,突然灵机一
经略简料
2025-07-18 12:12:38
1
阅读:1423
那个谁
狗放屁文章
元氏天遵
景区的老维子没拿砍刀追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