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动作越来越清晰了,利用乌克兰拖住了俄罗斯,用以色列拖住了伊朗,以为这样就能腾出手来全力对付中国了!但现实却狠狠打了美国的脸,这两个“战略抓手”不仅没按剧本走,反而把自己拖进了更深的泥潭。 美国原本以为只要不断给基辅输血,就能让俄罗斯陷入长期消耗。可现实却是,美国对乌援助政策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反复无常。 今年7月初,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突然单方面暂停了包括“爱国者”导弹在内的关键军援,导致装满武器的卡车在波兰边境滞留了整整一周。这种朝令夕改的操作,让乌克兰前线部队叫苦不迭。 乌军炮兵因为155毫米炮弹断供,压制能力骤降70%,甚至被迫用民用对讲机指挥作战,结果被俄军电子战打得抬不起头。 更讽刺的是,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苦苦哀求更多支持时,美国却悄悄把部分“爱国者”导弹转送给了以色列,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彻底暴露了美国把乌克兰当棋子的本质。 而以色列那边,在6月13日对伊朗发动代号“崛起的雄狮”的大规模空袭后,双方冲突迅速升级。美国虽然嘴上说“没参与”,但卫星图像显示,以军空袭当天,美国五角大楼周边的披萨店外卖订单激增——这便是美国国防部紧急加班的“独特信号”。 更耐人寻味的是,以色列使用的F-35战机和GBU-39小直径炸弹,全都是美国制造的尖端武器。 面对伊朗的强烈反击,美国又开始玩“软硬兼施”的老把戏:一方面派航母战斗群向波斯湾开进,另一方面让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称“能轻松促成伊以和解”。 可伊朗根本不吃这一套,总统佩泽希齐扬直接放话:“只要以色列不停手,就永远别想和美国谈判”。就连胡塞武装等地区力量也加入战局,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最让美国头疼的是,这两个“战略抓手”正在反噬自身——对乌克兰的援助导致美国军火库存告急,连五角大楼都承认“没有足够武器改变战场平衡”;而中东的持续动荡,又让美国不得不分心应对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潜在威胁。 反观中国,美国的“双线消耗”策略反而给了我们更大的发展空间。当华盛顿在东欧和中东疲于奔命时,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在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20%,5G基站数量突破500万个,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连续三年全球第一。 更让美国焦虑的是,中国与俄罗斯、伊朗等国的本币结算规模不断扩大,正在逐步打破美元霸权的桎梏。正如芝加哥大学教授米尔斯海默所言,美国试图用制裁和军援来维持霸权,就像堂吉诃德对着风车挥舞木剑一样徒劳。 如今的美国,就像一个同时扔着三个火球的杂耍演员,既要应付乌克兰的武器缺口,又要安抚以色列的激进冒险,还要分心遏制中国的崛起。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策略,最终只会让自己的全球影响力加速衰退。 当白宫还在幻想着“两线牵制”时,世界格局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深刻变化——那个靠军事威慑和经济制裁就能号令天下的时代,正在离美国远去。
直到现在乌克兰和北约才看透了,其实俄罗斯最后的希望是中国,而俄罗斯也用一句话说出
【1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