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震撼人心的照片,泪目了。 1950年11月,朝鲜。深冬时节,寒风凛冽,大雪纷飞,气温零下三十几度,积雪有膝盖这么深。在朝鲜东线战场上,我志愿军某部在暴雪的掩护下向敌人发起冲锋。在战斗的激烈中,一名志愿军战士,身先士卒,勇往直前,无所畏惧,在准备剪断阻拦在前面的铁丝网时,被敌人射出的子弹击中,壮烈牺牲。 那张照片一定很刺眼。想想看,冰天雪地里,人呼口气都能冻成冰渣子,积雪埋到腿根,走路都费老劲,可我们的战士愣是顶着这样的鬼天气冲锋。他们穿的棉衣薄得像纸,冻得手脚早就没知觉了吧?就凭着一股子保卫新中国的劲儿往前冲。照片里那位战士,他扑向铁丝网那一刻,心里头估计啥都没想,就想快点把这碍事的玩意儿弄断,让后面的战友冲过去拿下阵地。子弹飞过来,没一点预兆,人就倒下了,生命就定格在那剪铁丝网的瞬间。那种严寒,那种疼痛,那种诀别,光想想就让人心口堵得慌。 每次看到这样的老照片,都觉得鼻子发酸,英雄太不容易了。可咱们也不能光流眼泪就算完事。咱得好好琢磨琢磨,是什么逼得这些年轻人,在零下三十多度的雪地里,连件厚棉袄都穿不上,就敢迎着敌人的枪子儿往前扑?那种装备差距,那种生存条件的残酷,今天的和平日子里根本想象不出来。志愿军战士们吃的苦,受的罪,流的血,都是无法想象的沉重代价。有人说那叫“钢铁意志”,没错,意志是钢铁做的,可血肉之躯它毕竟不是铁啊!看看现在拍的某些战争片,英雄刀枪不入,敌人弱得像泥捏的,那不是扯淡吗?真正的战争根本没那么“好看”,它残酷到令人窒息,冰冷麻木的死亡随时能带走每一个人。我们记住英雄,赞颂他们的牺牲精神当然必要,但咱能不能别总是简单地美化“悲壮”?更该记住的是那份沉甸甸的代价,那份几乎超越人类极限的苦难。这提醒我们什么?和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无数个像照片里这位剪铁丝网的战士,用命换来的!他们面对的是实实在在的枪炮和刺骨的严寒,不是什么浪漫的舞台。后人怎么记住这份付出?是用滤镜美化战争的痛苦,还是时刻警醒这份和平的来之不易?千万别让英雄的悲歌,最后只变成赚眼泪的故事素材。
一张震撼人心的照片,泪目了。 1950年11月,朝鲜。深冬时节,寒风凛冽,大雪纷
史海奇报屋
2025-07-17 15:29:21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