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印度投下赞成票!特朗普摊牌,全球孤立金砖11国 2025年7月6日,巴西里约热内卢,金砖峰会气氛紧张,印度总理莫迪出人意料投下赞成票,打破外界对其亲西方的猜测。特朗普迅速在社交媒体放话,威胁对支持金砖的国家加征10%关税,全球经济风云突变。这场博弈不仅是贸易战升级,更是新兴国家与美国霸权的正面交锋,世界秩序的裂痕悄然扩大。究竟是金砖团结突围,还是美国孤立策略得逞? 纳伦德拉·莫迪,1950年出生于印度古吉拉特邦,出身普通家庭,年轻时以卖茶为生,靠勤奋和政治敏锐性逐步攀升。2014年当选总理,他推动“印度制造”计划,力求提升印度全球竞争力。2025年,62岁的莫迪站在外交舞台中央,应对贸易战压力,维护国家利益。他常在总理府彻夜研究经济数据,确保政策精准。莫迪的外交风格灵活,善于在中美之间寻找平衡,力求印度战略自主。 唐纳德·特朗普,2025年重返白宫,以“美国优先”政策掀起全球贸易风暴。他常通过社交媒体发布强硬声明,宣布关税政策,试图重塑贸易格局。在白宫办公室,他签署行政令,桌上堆满贸易逆差报告,展现毫不妥协的姿态。 卢拉·达席尔瓦,巴西总统,2022年复出,致力于提升巴西国际地位。他主持金砖峰会,强调全球南方合作,力推多边主义。在巴西利亚总统府,他协调各国立场,力求金砖团结应对外部压力。 印度关键一票与特朗普的摊牌 2025年7月6日,里约热内卢金砖峰会成为全球焦点。金砖11国齐聚,商讨应对特朗普掀起的关税风暴。印度总理莫迪果断支持联合声明,打破外界对其亲西方的预期。这份声明批评高关税扭曲贸易,威胁全球供应链,虽未点名美国,但矛头直指特朗普政策。莫迪的投票意义重大,标志印度外交重心转向金砖阵营,引发国际媒体热议。 美印关系早在此前已现裂痕。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印度加征26%关税,指责其贸易顺差过大。印度起初试图通过谈判缓解压力,提出开放部分农业和乳制品市场,换取关税减免。从4月到6月,双方在华盛顿展开多轮磋商,但美方要求全面开放市场,印度则坚持保护农民利益,谈判陷入僵局。6月30日,谈判时间从计划两小时延长至六小时,仍无果而终,双方分歧加深。 7月3日,特朗普签署“关税信函”,向印度等14国施压,要求在8月1日前调整贸易政策,否则面临更高税率。印度迅速反击,7月4日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诉讼,指控美国对印度汽车零部件加征25%关税,涉及出口额29亿美元,预计造成7.25亿美元额外成本。印度出口商忧心忡忡,纺织、药品、IT服务等行业首当其冲,孟买港口的集装箱堆积如山,显示贸易压力已传导至基层。 金砖峰会召开前,特朗普的威胁进一步升级。他在社交媒体警告,任何支持金砖“反美政策”的国家将额外加征10%关税,不设例外。这一表态引发全球市场震动,东京、伦敦等交易所指数下跌,投资者对贸易战升级的担忧加剧。金砖国家并未退缩,联合声明措辞尖锐,强调高关税违反WTO规则,呼吁维护多边贸易体系。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过视频讲话,指出金砖国家GDP按购买力平价达77万亿美元,超过G7的57万亿,凸显新兴经济体的集体力量。 莫迪的决定在印度国内引发强烈反响。农民团体公开支持,称其捍卫了农业利益。印度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对美出口占印度总出口的18%,关税压力直接影响中小企业和就业。莫迪的投票被视为对美国单边主义的明确回应,展现印度追求战略自主的决心。巴西总统卢拉在峰会开幕式上,将金砖比作冷战时期的“不结盟运动”,强调其代表全球南方的声音。南非总统拉马福萨也警告,若美国继续施压,南非可能减少铂金出口,冲击美国新能源产业链。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并非无懈可击。美国国内市场率先承压,消费者开始面对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尤其是日韩汽车、半导体和药品。金融市场反应剧烈,7月7日道琼斯指数下跌422点,标普和纳斯达克同步下挫。分析人士指出,高关税成本最终可能转嫁给美国消费者,形成“回力镖”效应。特朗普试图通过关税孤立金砖国家,但金砖阵营的团结反而更强,成员国开始探讨“金砖币”等去美元化方案,挑战美国金融霸权。
特朗普还想威胁中俄?不出意料收到了两个坏消息,没有办法的美方,情急之下对华再退一
【4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