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俄乌大战,我们才彻底认清俄罗斯真面目!简单来说就是两句话:东方的命,西方的心。 如果不是这两种互相矛盾,这场战争就打不起来,可俄罗斯的“西方心”,那就是刻在骨子里的…… 俄罗斯,有着广袤的领土,地处欧亚大陆,从地理位置上看,它是一个典型的东方国家。 其大部分领土在亚洲,资源也多集中在东部地区,而且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与东方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文化角度来看,俄罗斯文化中也有一些东方文化元素的影子,比如其民族性格中坚韧、厚重的部分,就与东方文化的某些特质有相似之处。 然而,俄罗斯却又有着一颗 “西方心”,这要从苏联解体后说起。 当时,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奉行亲西方政策,一边倒向西方。 俄联邦首任外长科济列夫认为,俄罗斯不再将北约视为威胁,该寻求与西方国家的融合。 那时的俄罗斯,试图加入北约,想要成为西方所谓 “文明世界” 的一部分。 这就像是一个人,明明有着东方的身体,却一心想要融入西方的圈子,这种对西方的向往,从叶利钦时代就已经开始扎根。 普京上台后,对外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仍受叶利钦影响。 在 2000 年、2008 年,普京分别两次向美国提出加入北约的请求,第一次被无视,另一次被直接拒绝。 但这并没有让俄罗斯彻底放弃对西方的幻想,直到俄罗斯和格鲁吉亚为了争夺南奥塞梯的控制权爆发战争,俄罗斯才开始对西方有所警惕,但这种警惕依然不够,仍对西方抱有一定期望。 俄乌冲突爆发前,俄罗斯决策层还在幻想 “拿下乌克兰” 后继续和西方做生意。 结果,俄乌战争的爆发,彻底暴露了俄罗斯对西方认识的不足,也让其 “西方心” 带来的问题凸显出来。 俄罗斯原以为可以在与西方的博弈中找到平衡,利用西方的资源和市场发展自己,却没想到西方始终将其视为战略对手,不断通过北约东扩等手段挤压其战略生存空间。 在俄乌战争期间,俄罗斯国内也出现了一些相关现象。 比如,普京曾提出要和美国人联手开发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铝矿,还表示要每年给美国市场供应 200 万吨铝。 这一消息传出后,俄罗斯国内一些 “爱国者” 们集体向克里姆林宫开炮,认为前线将士浴血奋战,后方却要和 “敌人” 做生意,实在难以接受。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俄罗斯国内部分人对西方的态度是复杂的,既有对西方的向往,又在现实中因西方的敌对态度而感到愤怒。 不过,经历了俄乌战争的种种,俄罗斯也逐渐认清了现实。 普京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上一代政客为了成为西方所谓 “文明世界” 的一部分,甚至不惜毁掉自己的国家,而西方却致力于摧毁俄罗斯,这是非常严重的战略错误。 这表明俄罗斯已经开始反思过去的亲西方政策,虽然俄罗斯仍表示有意愿改善与美国的关系,但强调要以俄罗斯的利益为基础,不会再回到以前那种一边倒向西方的老路上去了。
从拉夫罗夫的表情不难看出:俄罗斯真怒了!你给乌克兰提供军援,我忍了;你炸毁我海
【256评论】【144点赞】
替天行道
加入北约是为了肢解北约!你个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