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没想到,中美欧大局变化这么快,刚对华示好,就收两个噩耗。 美国最近对中国态度有点软化迹象。2025年7月,特朗普团队提到和中国关系稳定重要,国务卿鲁比奥在东盟会议上和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谈加强合作。特朗普一周内两次公开说跟中国关系不错,这比之前关税战时期温和多了。原因很简单,美国自己的关税政策反噬了国内经济。加征关税后,进口成本高企,工厂物料贵了,超市东西涨价,商会到处抱怨供应链断裂。制造业就业数据波动,报告显示GDP增长放缓,通胀率6月就上去了。耶鲁预算实验室分析,2025年关税让GDP降0.9个百分点,中产家庭多掏几千美元。特朗普为了稳住选民,不得不调整策略,想和中国谈框架协议,保留部分关税但减少报复。白宫事实表说,特朗普和中国达成协议,降低中国关税,美国保持底线。这示好本想稳住供应链,谁知国际局面变太快,两个坏消息砸过来。 第一个噩耗是欧盟和印尼的自贸协定推进。2025年7月1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印尼总统普拉博沃宣布政治协议,推进全面经济伙伴协定。谈判代表交换条款,覆盖货物和服务贸易,印尼作为金砖成员,给欧盟新市场入口。欧盟还加强和日本、加拿大的经济对话,这些国家都挨过美国关税,现在联合投资分散风险。欧盟贸易政策页面显示,这协议预计增加出口40%,进口17%。背景是特朗普7月12日威胁对欧盟征收30%关税,从8月1日起生效,欧盟准备反制名单,价值720亿欧元美国产品。加拿大也延后报复,转向亚洲贸易。日本加入类似倡议,避免单一依赖美国。特朗普的关税本想逼盟友就范,结果推他们抱团,绕开美国找伙伴。这让美国贸易影响力弱化,企业面对竞争更激烈。 第二个打击来自上海合作组织。2025年7月15日,上合外长会议在天津开会,印度外长贾伊尚卡尔参加,这是五年头一回。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提前到北京商量议程,会议焦点是反恐和区域稳定。印度之前跟美国走近,2025年2月莫迪访美,谈贸易和国防框架,签双边协议。但现在印度外交转向平衡,参与上合对冲风险。特朗普对印度关税高企,印度没法只好缓和中俄关系。会议公报强调成员协调,贾伊尚卡尔发言提区域合作,拉夫罗夫推动具体议题。这局面让美国被动,亚洲影响力受挑战。印度外交部说,这次会议为2025峰会铺路,强化多边主义。特朗普的单边关税策略,反倒让印度这些玩家找新出路。 这些事件后,国际格局继续演变。欧盟印尼协定进入最终阶段,团队细化关税减免,日本加拿大扩展供应链备份。美国公司感受到压力,游说政府回应。上合成员推进项目,印度缓和邻国联系,避免单一依赖。特朗普的关税意图隔离对手,却加速盟友转向。世界多极化,各国追求独立合作,美国空间缩小。他的第二任期以被动局面结束,全球影响力衰退。
特朗普没想到,中美欧大局变化这么快,刚对华示好,就收两个噩耗。 美国最近对中国态
混沌于浮云
2025-07-16 18:58:42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