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大决战将至,特朗普发火,美军高层建议:为中国,舍弃乌克兰。持续了三年多的俄乌

古今知夏 2025-07-16 18:08:26

俄乌大决战将至,特朗普发火,美军高层建议:为中国,舍弃乌克兰。持续了三年多的俄乌冲突终于要迎来最终时刻,只因为美国再次参战下场的行为做法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目前的情况和形势来看,俄罗斯的处境已然相当不利。关键时刻,美军高层竟然向特朗普建言献策,遏制中国崛起比继续军事援助乌克兰解决俄乌冲突更加重要,难道俄罗斯还有转机? 冲突进入第三年,前线突然就拉满了弦。德国《图片报》捅出个猛料,俄军前线司令部已经把总攻计划呈给普京了。从卫星图像看,顿巴斯地区集结的坦克装甲车排了 40 多公里,发动机的轰鸣能传到凌晨的战壕里。美国参议员格雷厄姆也放了实锤,说接下来要给乌克兰送的武器,数量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光是 “海玛斯” 火箭炮就追加了 200 套,还有 1000 辆 M1 Abrams 坦克正在大西洋上漂着。 两边都在往死里憋劲。俄军的总攻计划里写着,要集中 3 个集团军的兵力,从哈尔科夫和扎波罗热两个方向突破。乌克兰那边也没闲着,泽连斯基刚签署命令,把预备役年龄上限从 60 岁提到了 65 岁,光 5 月份就征召了 8 万新兵。 特朗普的火气不是没来由的。他在佛罗里达的集会上骂骂咧咧,说美国纳税人的钱都成了乌克兰的 “续命钱”,光去年就砸了 750 亿美元,足够修 10 条美墨边境墙了。五角大楼的账算得更细。他们给特朗普的报告里写着,每援助乌克兰 1 辆坦克,西太平洋的海军就少 1 艘能调动的驱逐舰;每送 1 套防空系统,亚太地区的雷达监测网就有 1 处漏洞。现在第七舰队的驱逐舰,有三分之一都因为缺零件趴在美国西海岸的船坞里。 俄罗斯这边也没闲着。普京最近签署了一项法令,把国防工业的加班工资提高了 3 倍,乌拉尔机车厂的工人现在两班倒,T-90 坦克的月产量从 150 辆提到了 280 辆。但西方的制裁也确实要命,坦克用的精密轴承,现在得从土耳其和印度偷偷摸摸进货,价格涨了 5 倍还经常断供。 乌克兰的日子更不好过。基辅的兵工厂里,工人正在给缴获的俄军坦克换零件,能用的炮弹只剩原来的三成。超市里的面包价三个月涨了两倍,500 克的黑面包卖到了 80 格里夫纳,老百姓排队两小时都未必买得到。 欧洲国家也开始打退堂鼓。德国总理朔尔茨最近在议会说,给乌克兰的援助已经占了德国 GDP 的 1.2%,再这么下去,本国的国防预算都要被掏空了。法国马克龙更直接,说不会再派教官去乌克兰,理由是 “法军自己的装备都不够用”。最关键的还是美国的态度。国会里两党吵翻了天,民主党说必须挺乌克兰到底,共和党却拿着中美军舰在南海对峙的视频说,钱该花在造军舰上。 俄军的总攻要是真动起来,头一个星期就得扔 3000 枚导弹。乌克兰的防空系统撑不撑得住?不好说。但美国要是真听了军方的建议,把给乌克兰的武器转去亚太,那基辅的防线可能撑不过一个月。俄罗斯也有自己的难处。石油出口因为制裁少了三成,军费虽然涨了,但卢布汇率跌得更凶,1 美元能换 120 卢布,买国外的零件越来越贵。征兵站门口天天有人排队,但招来的新兵里,40 岁以上的占了快一半。 这场仗的走向,早就超出了俄乌两国的地界。美国的钱袋子往哪偏,欧洲的武器库还能开多久,俄罗斯的炮弹能撑到什么时候,每个问号背后,都是实实在在的兵力、资源和人命。 现在各方都在盯着特朗普的下一步动作。他要是真听了军方的话,乌克兰的战场天平可能瞬间倾斜。但俄罗斯想翻盘,也得跨过自己那堆烂摊子。这大决战的结果,怕是要让所有人都捏把汗了。

0 阅读:78

猜你喜欢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