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19年,日本第九批遣唐使团到达洛阳,遣唐使叫阿倍中麻吕,为了讨好李隆基,他特意写了一首诗,曰:昭昭大唐国,如日悬东方。不畏海途险,求学兴奈良。” 李隆基听了哈哈大笑,此时的唐朝正是开元盛世,在李隆基的带领下达到巅峰,听到日本人的恭维,自然是喜不自胜。他对日本的印象非常不错,贴心的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你们一时半会儿也学不完,不如派遣人员在大唐长期为官,才能更全面的学习。” 宰相张九龄一听,就觉得不妥,悄悄在李隆基耳边说道,“陛下,日本遣唐使从太宗时期到现在,总人数不下千余人,已经掌握我天朝不少古籍,如果留他们长期在朝为官,等到他们学有所成壮大起来,万一恩将仇报可就不好了。” 其他大臣也觉得不妥,纷纷劝谏。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是常理,确实没错。 可是李隆基听不进去,他早就被开元盛世的繁华膨胀了双眼,笑着说道,“你们多虑了,日本远居海外,弹丸小国,民智未开,而我天朝学识如海,就是给他们几百年,他们也学不会,发展不起来的。” 就这样,阿倍仲麻吕留在唐朝为官几十年,期间不停的结交有才之士,只为学习他们所长。就连李白、贺知章都是他的好友,夸他太过聪慧,能够举一反三。 李隆基不会想到,就是他的这一时的自大,却给中华民族带来无穷的祸患。 安史之乱爆发前夕,阿倍仲麻吕学有所成,他看出时机不对,辞别李隆基回到日本,临走时,带走了大量的中华收藏典籍,从此日本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过了几百年,等到明朝初期的时候,日本国内机构已经相当完善,实力也不弱,曾经的原始部落都能和明朝公然叫板了。 到了清朝末年,他们更是成了世界强国,以侵略者的姿态踏上中华大地,带给中国百年的灾难。若是李隆基知道这一切,不知作何感想!
公元719年,日本第九批遣唐使团到达洛阳,遣唐使叫阿倍中麻吕,为了讨好李隆基,他
雄图在握
2025-07-16 14:59:21
0
阅读:111
他爸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