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正亮给了台湾“最好”出路?一国两制改1个字,或可统后不驻军此刻关于台湾的武统还

画画的哈哈 2025-07-16 11:35:30

郭正亮给了台湾“最好”出路?一国两制改1个字,或可统后不驻军此刻关于台湾的武统还是和平统一的说法还在争论不休,下一个议题已经有人提出,统一之后,解放军需要在岛内驻军吗?对此,郭正亮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在中国台湾地区有不少名嘴,郭正亮就是其中之一。他是民进党创党的美丽岛派系的元老之一,这帮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理想主义,所以郭正亮也是真心实意地为岛内的利益去考虑问题的人之一。 在台海局势日益紧绷的当下,解放军的军事演习愈发常态化和高压化,大陆方面的立场也空前清晰。这种氛围下,岛内民众难免人心惶惶,担心“武统”是否会一夜成真。 谁知就在这时,岛内一位颇具争议的政治人物,民进党前立委郭正亮,突然站出来提出了一条所谓的“明路”。他声称,只要将大陆对台基本方针“一国两制”中的一个字稍作改动,或许就能化解兵戎相见的危机,甚至可以让解放军不必驻军台湾。 要看清这场博弈,得先回到两岸关系的基石。长期以来,“九二共识”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清楚界定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核心原则。 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大陆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案,并将其视为实现统一的最佳方式。 这一构想承诺,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而台湾则可保留其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旨在最大程度保障台湾同胞的利益。 毕竟,“一国两制”已在香港和澳门实践多年,大陆的专家学者也正结合港澳经验,研究如何设计出更符合台湾实际情况的方案。 然而,台湾现任领导人赖清德的路线,却让两岸关系渐行渐远。面对大陆的持续施压,他似乎从过往强硬的“台独”姿态,转向了一种更为模糊的策略。 他在就职演说中对两岸关系刻意保持距离,转而聚焦于巩固岛内支持和寻求外部援助。甚至其下属的陆委会还曾呼吁解放军暂停军演,理由是担心局势过热,可恰恰是其当局的种种言行,才让两岸关系走到了这一步。 赖清德后来虽暗示可以“接受统一”,条件由大陆来提,但无论是将两岸比作“两家公司”,还是强调“对等谈判”,其“两国论”的底色从未改变。 大陆对此的反应十分直接。解放军在一年内三度举行大规模围岛军演,用现实的压力清楚地告诉赖清德,所谓的“务实台独”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任何分裂图谋只会加速统一的进程。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郭正亮的提议才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认为,多数台湾民众无法接受统一后被派驻军队,或是不能保留自己的军队,因为这感觉“低人一等”。 因此他建议,不妨将“一国两制”的“制”(制度)改为“治”(治理),变为“一国两治”。 按照他的设想,这意味着台湾可以保留完整的“党政军财法”自主治理权,而大陆方面仅拥有象征性的主权。他与民众党主席柯文哲都相信,此举能大幅提升台湾社会对统一的接受度。 郭正亮的观点,确实反映了岛内不少政界人士“不想挨打,又想高度自治”的普遍心态。不过,一字之差,背后却是天壤之别。 “一国两制”的核心在于国家主权统一的前提下,可以存在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而郭正亮口中的“一国两治”,却是在要求保留独立的“治理权”,这与一个拥有独立军队、财政和法律的政治实体有多大区别? 进一步看,这个提议也公然忽视了大陆政策的最新变化。2022年发布的《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与以往最大的不同,便是删去了“统一后台湾可以保留军队”和“中央政府不派军队和行政人员驻台”的承诺。 这个信号再明确不过:台独势力越是挑衅,大陆为遏制分裂所设的条件就会越发严格。 因此,郭正亮的“一国两治”论,本质上是利用了岛内民众对“一国两制”的误解与恐惧,试图在“统一”的名义下,最大限度地保留独立的里子。 在大陆看来,这无异于一种“挂名统一”的幻想,是想和中央政府平起平坐。退一步说,解放军驻守港澳,并未根本改变当地民众的生活方式。 说到底,统一已是北京明确的大势所趋。对岛内而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大陆给出的最佳方案,却并非唯一方案。 一旦最终走向非和平方式,届时恐怕就不会再有讨价还价的空间。在国家主权与统一的绝对意志面前,那些“平起平坐”的梦,还能做多久呢?

0 阅读:0
画画的哈哈

画画的哈哈

画画的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