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下巴都要惊掉了!菲军参谋长表示,“中国是菲印共同敌人”!这句话一下子惹怒了印

依秋聊趣 2025-07-16 11:34:35

莫迪下巴都要惊掉了!菲军参谋长表示,“中国是菲印共同敌人”!这句话一下子惹怒了印度。印度外交部发言人表示,这种言论与事实严重不符,毫无意义,不代表印度,两国之间的关系也不应该建立在对某个大国的敌对态度上。 自打小马科斯政府上台后,菲律宾在南海的小动作就没停过,又是坐滩破船搞“碰瓷式补给”,又是拉着美国搞联合军演刷存在感。 再加上前阵子杜特尔特被捕事件闹得满城风雨,马尼拉街头抗议人群举着 “马科斯向外国摇尾巴” 的标语,国内政治陷入混战,小马科斯的支持率一度暴跌到15%。 在这种情况下,菲律宾急需制造外部矛盾来转移内部压力,于是把主意打到了印度身上。毕竟印度这些年在“东向行动”政策下频繁刷东南亚存在感,又是卖“布拉莫斯”导弹,又是搞联合军演,布劳纳大概觉得这是个能薅的“战略羊毛”。 但布劳纳显然低估了印度人的精明,2024年中印双边贸易额高达1384.78亿美元,印度对华贸易逆差接近1000亿美元。换句话说,印度每从中国进口10块钱商品,自己只能卖出3块钱东西。这种深度的经济依赖,让印度根本不敢在政治上跟中国撕破脸。 就像印度电子制造业,要是真听了菲律宾的话全面对抗中国,那些依赖中国技术人员维护的生产线立马就得停工,损失高达150亿美元的订单。就算莫迪政府再想搞“印度制造”,也不敢拿真金白银开玩笑。 再说了,印度这几年在南海的动作更多是“生意导向”。从2006年跟越南签协议开发南海油气田,到2022年向菲律宾出口“布拉莫斯”导弹,新德里的算盘始终是“赚钱归赚钱,对抗别找我”。去年印度海军参谋长特里帕蒂上将在同一场合就明确表示,印度的责任是确保印度洋稳定,言外之意就是“南海那摊子事儿,您找别人玩去”。 从军事合作的实际效果看,菲律宾给印度画的“大饼”也根本不香。布劳纳在会上提到的2亿美元“阿卡什”导弹采购计划,连印度国防预算的零头都算不上。 要知道,印度卖给越南的“布拉莫斯”导弹单价就超过300万美元,2亿美元也就够买60多枚,连一个完整导弹营都凑不齐。更别提印度自己的军工体系向来以“拖延症”闻名,等这批导弹真能交付,估计南海的珊瑚礁都能长出摩天大楼了。 虽说这些年印度在南海搞了不少动作,又是跟越南联合开发油气,又是派军舰搞“自由航行”,但骨子里始终把印度洋当核心利益。就像2024年美日印澳搞联合海上巡逻,印度海军派去的船全程只在马六甲海峡晃悠,死活不肯深入南海腹地。这种“离岸平衡”策略,既给美国面子,又不让中国彻底翻脸,比菲律宾那种把自己绑在别人战车上的做法高明了不止一个段位。 最讽刺的是,布劳纳可能连印度的“朋友圈”都没研究明白。印度这些年在东南亚搞“战略对冲”,一边跟菲律宾眉来眼去,一边又跟越南签了价值3.75亿美元的“布拉莫斯”导弹协议。这种“雨露均沾”的策略,说白了就是不想在中美之间选边站。 要是真听了菲律宾的话公开对抗中国,印度跟越南的油气合作、跟印尼的海上军演,甚至跟中国在加勒万河谷的对峙谈判,都会瞬间陷入被动。新德里的政客们就算再糊涂,也不至于为了菲律宾的一张空头支票,把自己的战略回旋空间全搭进去。 这场闹剧背后,折射出的是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生存困境。菲律宾以为抱上美国大腿就能狐假虎威,却忘了美国在南海的承诺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而印度作为地区大国,看似在“多极世界”里左右逢源,实则每一步都在精打细算——既想从美国那里拿点军事技术,又舍不得中国市场的真金白银;既想在东南亚刷存在感,又不想卷入实质性对抗。 布劳纳这波“神操作”,说白了就是用自己的战略短视,撞破了大国博弈中最残酷的真相:在国家利益面前,任何“共同敌人”的口号都不如账本上的数字来得实在。当菲律宾还在幻想着“印菲同盟”时,印度早已用行动证明: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0 阅读:214

评论列表

一串数字

一串数字

1
2025-07-16 12:01

菲佣你也配?

猜你喜欢

依秋聊趣

依秋聊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