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国航机长袁斌只因为不满分房制度,携带着妻子,驾驶载有95名乘客的飞机

时光旧梦远 2025-07-15 20:35:19

1998年,国航机长袁斌只因为不满分房制度,携带着妻子,驾驶载有95名乘客的飞机叛逃台湾,客机刚飞入台湾领域,就被拦截,乘客瞬间陷入惊恐,但最终夫妻俩的结局却让人拍手叫好......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8年,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国航CA905航班如常起飞,目的地昆明,谁也想不到,这趟满载104人的波音737客机,会因为机长一个人的执念,偏离航线,飞向一场空中惊魂。 而这场闹剧的终结,不仅戏剧性地为一段特殊的劫机历史画上了句号,也成了中国民航安全管理一个无法磨灭的转折点。 执飞这趟航班的机长“袁斌”,曾是那个年代不折不扣的“中产典范”。 1968年,袁斌出生在北京一个普通工薪家庭,他从小就是别人眼中的好孩子,从小到大成绩一直非常优异。 1989年,袁斌考入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毕业后顺理成章地进入国航,并且凭借过硬的技术,在短短五年,他就升为正机长,成为国航当时最年轻的机长之一。 在90年代,他月薪两万,住着公司分的百平米福利房,开着一辆时髦的小轿车。 袁斌的妻子“徐梅”还是北京一所知名小学的教师,在外人看来,他的人生轨迹堪称完美,可命运就在1998年国航最后一轮福利分房时,发生了转变。 袁斌自认劳苦功高,理应分到一套面积更大的房子,结果名单上却没有他的名字,然而,公司的解释合情合理:他名下已有一套房,这次要优先照顾无房职工。 但在袁斌眼里,这个“合理”的解释,却成了一种否定和“打压”,他开始觉得自己的价值被无视,心态彻底失衡。 紧接着,公司安排他带教新飞行员,这本是对他能力的认可,他却解读为自己被“边缘化”的信号。 他把一切不如意都归咎于外界,就是不肯审视自己那颗日益偏执的内心。 在这种情绪的裹挟下,袁斌开始翻看一些关于“飞往台湾定居”的传闻,一个疯狂的念头在他脑中扎了根:他要驾驶飞机去台湾,去寻求他幻想中的“尊重”和“更好的生活”。 他天真地以为,凭借自己王牌飞行员的身份,对岸一定会张开双臂欢迎他,甚至能复制80年代那些劫机叛逃者的“好运”。 他把这个计划告诉了妻子徐梅,徐梅虽然有点犹豫,但最终还是被丈夫的强势说服,甚至在事发前将部分家产转移到境外,这显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一场蓄谋已久的豪赌。 到了10月28日清晨,航班起飞,当飞机飞临山西太原上空时,袁斌的计划开始了,他突然改变航向,掉头直奔东南方向。 副驾驶文飞起初以为是设备故障,但很快就从袁斌的威胁口吻中明白了一切,袁斌随即关闭了通讯,甚至把妻子徐梅叫进驾驶舱,反锁了舱门。 即便现在身处险境,副驾驶文飞还是冷静地通过应答机,悄悄输入了国际通用的劫机代码“7500”,地面瞬间收到了警报。 为省油飞得更远,他竟关闭部分辅助系统,连高空除冰系统也包含在内,这样的操作随时可能致使发动机熄火。 此刻,地面雷达死死锁定了这架偏航的客机,消息迅速传达到民航总局和国防部门,厦门航管中心也通过紧急联络渠道,向台湾方面通报了情况。 大陆战机紧急升空伴飞,但为了机上百余名乘客的安危,并未采取强制措施,当飞机进入台湾海峡后,台湾空军的四架战机也从桃园基地起飞拦截。 但在确认飞机没有敌意后,拦截也变成了伴飞护航,此刻的客舱里,乘客们早已察觉不对劲,窗外不再是熟悉的内陆山川,而是一片大海。 然而,袁斌并不知道,他心心念念的那个“天堂”早已变了天,80年代,大陆飞行员驾机赴台确实能领到黄金,被奉为“义士”。 但到了90年代末,两岸关系缓和,台湾当局对劫机者的态度彻底转变,根据1997年双方达成的共识,劫机犯一律遣返。 上午飞机降落在台湾桃园机场,这一刻迎接袁斌的不是金条待遇,而是严阵以待的特警和冰冷的手铐,他和妻子徐梅当场被制服。 乘客们这才恍然大悟,自己竟然从鬼门关走了一遭。 台湾方面依据“危害飞航安全罪”,将袁斌夫妇判刑七年,服刑期满后,又因非法入境被多关了近两年。 直到2001年6月,两人才被遣返回大陆,然而,到了大陆等待他的是更严厉的法律制裁——“劫持航空器罪”。 他引以为傲的飞行执照被永久吊销,妻子徐梅也丢了工作,这对曾经的“中产典范”,就这样从云端跌入了谷底。 这场空中闹剧,暴露了当时民航系统在飞行员管理,特别是心理健康评估上的巨大漏洞。 一个机长,竟然能轻易将妻子带入驾驶舱并一手遮天,这件事之后,中国民航总局迅速推动改革,严格的飞行员心理筛查机制和“双机长制”被提上日程并逐步落实。 一个人的执念,可以将百余人的性命悬于一线,而一个时代的错误认知,也终将在现实面前撞得粉碎,这或许就是这场空中叛逃,留给后人最深刻的警示。 【信源】长江日报——“10·28”机长劫机案始末

0 阅读:0
时光旧梦远

时光旧梦远

衷心感谢每位朋友的关注,让我们共同开启精彩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