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女子发现有位老爷子大热天的总在外面坐着,一坐就是一天。好奇的她就上前想看看

六分知识 2025-07-15 15:06:42

沈阳,女子发现有位老爷子大热天的总在外面坐着,一坐就是一天。好奇的她就上前想看看大爷在干什么,结果一看却把自己给惊呆了。

这位老爷子可不简单,他先是花两年时间画完了整个北陵公园的长卷,从古松到红墙,从石牌楼到隆恩门,把四百年的清昭陵风貌全收进了画里。

最近又拿起画笔,对着中山广场开始“较劲”,不用相机拍,偏用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法,把广场四周不同角度的建筑全挪到一张纸上。

画里头,近处的人散步下棋,远处的欧式老建筑排成弧形,看着像站在半空中瞧见的景儿,又像边走边瞧拼出来的全景图。

网友瞧见长卷照片,直呼:“这耐心!简直是沈阳版《清明上河图》!”也有人琢磨:“散点透视真神,一张纸装下整个广场。”

散点透视这法子,讲究边走边看、边看边记,最后把千百个印象揉成一幅画。

他猫着腰观察牌楼浮雕,站着琢磨楼顶雕花,回家再一笔一画地追记忆。这比直接写生难多了,得靠脑子里存够“活地图”。

年轻人拍张照五分钟完事,他宁可耗两个月,要的就是那股子“把风景吃透再吐出来”的劲儿。

散点透视不单是技法,更是老祖宗的观察哲学。西画讲究固定视角,近大远小钉死了看;中国画偏要“移步换景”,像逛园子似的,走到哪儿画到哪儿。

北陵长卷里,前脚刚迈过神桥,后脚就望见隆恩门的三道红拱门,实际走两百米的路,画里转个身就接上。这种自由,让冰冷的建筑有了呼吸的节奏。

老爷子笔下的北陵公园,琉璃照壁的纹路、石狮子的鬈毛全清晰,连台阶数都一笔不差。

这些细节,拆迁图纸未必记,城建档案未必留,偏被他一纸长卷锁住了。哪天翻修变了样,画就是“视觉县志”。

这对年轻人也是种提醒,快时代需要慢沉淀。现在搞创作,三分钟短视频、AI一键生成全景图,方便是真方便,可容易滑向“速食艺术”。

像老爷子这样,两年来风雨无阻去北陵写生,回家再整理成卷,要的是“笔尖贴着心跳”的实感。

这种笨功夫磨出来的温度,技术再炫也替代不了!

0 阅读:7705

评论列表

张衡

张衡

30
2025-07-15 15:39

老有所为的典范。

广莫

广莫

18
2025-07-15 16:53

[点赞][点赞][点赞]

一念

一念

5
2025-07-15 22:36

长寿

猜你喜欢

六分知识

六分知识

你问?我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