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籍华人表示“中国人不要太自大,美国之所以去工业化,是因为钢铁,机电,军工,

非常盘点中 2025-07-15 12:29:14

一位美籍华人表示“中国人不要太自大,美国之所以去工业化,是因为钢铁,机电,军工,这些都是低附加值产业,一旦进入战时,分分钟都可以拉爆中国”。不知道这些美国华人,到底是哪里来的勇气,要知道工业制造不是搭积木,即使能够恢复产业,也很难适应当下的科技发展。 上世纪美国确实搞了一波去工业化,把大量工厂迁出本土,觉得制造业赚钱少,不如金融和科技来钱快。可工厂一关,机器和工艺都丢了,工程师们也转行,现在想恢复制造业,难如登天。 稀土是军工、电子等领域的关键材料,美国稀土行业衰落之后,技术、工艺和人才慢慢都流光了。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稀土产量 34 万吨,中国占了 24 万吨,美国仅 4.3 万吨,而且 95% 以上的稀土矿要送到中国加工。 F-35 隐形战机的核心部件离不开高性能稀土磁体,一架 F-35 需要约 23 公斤钐磁铁,可截至 2025 年 6 月,超过 825 架 F-35 装备了中国生产的稀土部件。 美国国防部报告也承认,仅 F-35 项目 2025 年下半年就需采购超过 400 吨稀土,否则生产线就得中断。美国虽然想重建稀土产业链,但在环保、技术、成本等压力下,进展极为缓慢。 再看半导体制造,美国政府推出《芯片与科学法案》,投入大量资金试图振兴半导体产业。德州仪器宣布投资 600 亿美元建设 7 个半导体工厂,可实际进展并不顺利。 英国《金融时报》调查发现,与法案相关的过亿美元大项目中,近四成进度滞后或暂停。企业需要的是长期稳定的政策环境和产业链配套,美国缺乏这些,光靠补贴难以吸引企业。 劳动力成本也是大问题,美国制造业工人的平均工资是越南工人的近 6 倍,这么高的工资却招不到足够的人。 美国普查局调查显示,20% 的美国工厂因劳动力供应不足无法满负荷运转。而且,美国缺乏熟练技术工人,工业机器人数量也低于韩国等国家。 有个例子,一家美国企业想生产椅子,找遍当地工厂,要么无法完成全流程工艺,要么报价高达 2400 美元,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基础设施老化同样拖后腿,美国大部分电网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已接近使用寿命,工厂接入电网可能要等数年。 三分之一的桥梁需翻新或维修,物流运输效率低下。这些问题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也影响了生产效率。 美国军工供应链的脆弱性也不容忽视,美国国防采购分析公司戈维尼报告显示,2024 年美国九大关键领域主要国防项目的一级供应商中,9.3% 是中国企业。 导弹防御领域对中国供应商的依赖程度最高,达 11.1%。美国有 8 万个武器部件用锑、镓、锗等关键矿产制造,而这些矿产全球供应由中国主导。中国对镓锗锑等实施出口管制后,美国企业不得不通过第三国转运,成本高出 30% 以上,还面临走私风险。 美国政府的政策也没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通胀削减法》和《芯片法案》提供了超过 4000 亿美元的补贴,但截至 2024 年 4 月,仅有 17% 的资金被使用。企业因政策反复和市场不确定性,对投资制造业持观望态度。 美国制造业回流面临的挑战是系统性的,不是搭积木就能解决的。当美国连稀土分离技术都要依赖中国时,所谓的 “分分钟拉爆中国” 究竟是底气还是虚张声势?工业制造需要长期积累的技术、人才和产业链,美国要想恢复制造业优势,恐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0 阅读:3
非常盘点中

非常盘点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