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得让简中乌友们破防啊!据悉,乌克兰国家安全局先宣称拘留了试图窃取乌克兰 “海王星” 导弹秘密技术的“中国间谍”。
这事儿得从头捋捋。乌克兰国家安全局(SBU)前几天放出消息,说他们逮住了两个“中国间谍”,指控他们试图窃取“海王星”反舰导弹的技术机密。 这导弹是乌克兰自研的王牌武器,号称能打几百公里,精度还挺高,之前在俄乌冲突里也露过脸。不过呢,乌克兰一开口就说是“中国间谍”,这操作属实有点迷。 中国作为全球军工大国,自家导弹技术早就是世界顶尖水平,比如东风系列,射程、精度、威力哪样不吊打“海王星”?咱用得着冒这么大风险去偷吗?这逻辑怎么想都不对劲。 再看被抓的这俩人,身份更让人摸不着头脑。据乌克兰官方说法,他们是受“外国势力”指使,潜伏在乌克兰搞情报。 不过简中网上扒出来的信息显示,这俩人压根不是什么专业间谍,而是乌克兰的“铁杆粉丝”。他们在B站上发过不少支持乌克兰的视频,甚至还在闲鱼上卖过俄乌冲突里的弹药碎片,赚点小钱。 结果呢,这些年鞍前马后帮乌克兰摇旗呐喊,到头来却被自己支持的国家扣了个“间谍”的帽子。这反转,谁看了不得说一句“活该”?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乌克兰这波操作的动机。俄乌冲突打到现在,乌克兰在国际上四处求援,国内经济也快撑不住了。 这种时候抛出“中国间谍”这么个大新闻,很可能是想转移视线,顺便给中国抹黑一把。毕竟俄乌冲突里,中国一直保持中立,没掺和太多,乌克兰却总想把中国拉下水。 这次抓人,摆明了是想制造话题,挑拨中外关系,顺便给国内民众找个“外部敌人”提提士气。但这说法站得住脚吗? 咱先不说中国有没有动机偷技术,就说这俩被抓的“乌友”,他们有那能力吗?一个靠卖碎片为生的人,能接触到导弹核心机密?这听着都像天方夜谭。 乌克兰自己也拿不出啥硬核证据,无非是几张模糊的照片和一堆官方声明。反倒是简中网上的乌友们急了眼,纷纷跟这俩人撇清关系,说他们是俄罗斯派来的“双面间谍”。这脑补能力,拍电视剧都够用了。
其实这事儿背后,还有个更大的看点——认知战。现在网络时代,信息满天飞,真假难辨。乌克兰这次搞这么一出,不光是想黑中国,还想看看国际舆论怎么发酵。 结果呢,西方媒体跟着炒了一波,但中国这边反应挺淡定,官方都没正式回应,民间也就是吐槽几句完事儿。倒是乌友圈子内部乱成一锅粥,有人觉得是乌克兰背叛了“战友”,有人怀疑这俩人本来就有问题,吵得不可开交。 再往深了说,这种事儿也不新鲜。冷战时期,美国苏联就没少互相泼脏水,搞什么“间谍危机”来恶心对方。现在乌克兰学了这么一手,无非是想在俄乌冲突的大棋盘上多下一子。 不过这棋下得有点拙劣,连自己人都没整明白,反而让支持者寒了心。乌友们这几年在网上各种鼓吹乌克兰多正义、多无辜,结果自家“偶像”反手给他们一巴掌,这心理落差,破防都算轻的了。 从技术角度看,“海王星”导弹确实有点东西。它基于苏联时期的X-35导弹改进而来,射程据说能到280公里,主要是用来反舰的。 乌克兰之前拿它打过俄罗斯的黑海舰队,效果还行。但跟中国现役的反舰导弹比,比如鹰击系列,“海王星”在射程、隐蔽性和打击能力上都差了一截。中国要是真想要类似技术,早就自己研发出来了,干嘛费劲巴拉去偷一个“低配版”?
更别提这俩“间谍”的操作了。乌克兰说他们用无人机偷拍军事设施,还想把资料传出去。可无人机这玩意儿,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飞到敏感区域分分钟被雷达锁定,偷拍机密? 怕不是连起飞的机会都没有。至于传资料,乌克兰自己都说没截到任何实质证据,那这罪名怎么定啊?靠嘴说吗? 说到这儿,咱也得反思一下。网络上乌友们这波破防,其实不光是因为乌克兰的操作离谱,还因为他们自己把感情投得太深。 这些年俄乌冲突打下来,简中网上一堆人站队站得太死,非黑即白,非友即敌。结果偶像翻车了,自己反倒下不来台。 这事儿提醒咱,网上看热闹归看热闹,别太当真,不然受伤的还是自己。当然,乌克兰这波也未必全是坏处。至少让大家看清了,国际博弈里没啥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乌友们这次破防,说不定还能清醒清醒,别再盲目舔谁了。至于中国这边,淡定应对就行,毕竟咱的实力摆在那儿,不是随便泼点脏水就能撼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