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级的羞辱就是无视,印度组建代表团想就稀土问题来中国谈判,中方连邀请函都没给。

千百年一叹 2025-07-14 19:48:11

最高级的羞辱就是无视,印度组建代表团想就稀土问题来中国谈判,中方连邀请函都没给。 稀土这东西,说白了就是高科技产业的命根子,尤其是汽车行业。电动车、传统车都得靠稀土磁铁,印度93%的稀土磁铁是从中国进口的。2025年初,中国突然搞了个新规,出口稀土得拿特殊许可证,这一下就把印度的供应链掐得喘不过气。像巴贾杰、马鲁蒂铃木这些大车企,库存直接见底,生产线都快停摆了。印度这边急了,赶紧想找中国谈谈,毕竟谁也不想看着自己的工业瘫痪。 于是,莫迪政府拍板,派个代表团去中国。商务部长皮尤什·戈亚尔亲自挂帅,带了40到50人的团队,有官员、有车企高管,还有稀土专家。他们使出浑身解数,准备数据、提案,甚至还想跟中国聊联合开采的事儿。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他们使劲敲门,北京那边愣是没动静,连个“收到”的回复都没有。这就尴尬了,印度这边满腔热血,结果碰了一鼻子灰。 先说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这哥们儿1950年出生,家里条件一般,小时候还帮着卖过茶。后来加入民族主义组织,慢慢爬到政治顶层,2014年当上总理。他推“印度制造”,想让国家经济起飞,但在外交上跟中国关系一直不咋地,尤其是边界争端和贸易问题。这次稀土危机,他是主推谈判的,想赶紧解决依赖中国的问题。 再看皮尤什·戈亚尔,1964年生的,商务部长。这家伙背景硬,家里跟政治圈关系深,他自己还是个特许会计师,脑子活。当了部长后,搞电气化、推贸易谈判,干得挺起劲。这次稀土的事,他带着团队忙活,想靠外交翻盘,结果中方不搭理,他也只能硬着头皮扛压力。 中国这边沉默,估计不是随便摆谱。稀土是中国的王牌,全球70%以上的供应都攥在他们手里。2025年这节骨眼上,中印关系本来就有点冷,边界问题没消停,贸易上也各有小算盘。印度想谈,可能是真急了,但中国可能觉得这时候没必要给面子。有人猜,中方怀疑印度拿了稀土会不会转手卖给别人,或者干脆就是在等地缘政治的筹码。总之,这无声的拒绝,比直接说“不”还狠,直接让印度下不来台。 中方不理,印度也没傻等着。莫迪政府立马调头,砸了几千亿卢比给国内的印度稀土有限公司,催着他们提升开采和提炼技术。还搞了个电子废料回收项目,想从旧设备里抠点稀土出来。与此同时,外交团队满世界跑,找澳大利亚、美国、日本谈合作。戈亚尔亲自飞去堪培拉,跟澳洲矿业公司聊联合开发,美国那边还拉着印度进了个矿产安全伙伴关系。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就是要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短期看,汽车行业是真受伤。工厂减产,工人没活干,舆论也炸了锅,反对党逮着机会骂政府没远见。戈亚尔在议会里辩解,说会想办法创新,莫迪也出来喊“自力更生”,鼓动大家支持国货。6月莫迪去G7露了个脸,国际形象稍微挽回点,但国内还是觉得这事儿办砸了。 长远来看,这事儿倒逼印度动了真格。国内稀土产量慢慢爬上来,国际合作也有了眉目。莫迪和戈亚尔继续推经济改革,盯着关键资源不放。虽然短期吃了亏,但这波教训也让印度看清了自己在全球供应链里的位置。以后再跟大国博弈,估计得更小心、更狠一些。中国用沉默给了印度一记重击,印度这边只能咬牙调整。最高级的羞辱就是无视,这话还真不假——你使劲喊,人家连头都不回。这背后,是资源、地缘政治、信任问题搅在一起的烂账。印度想翻身,得靠自己硬起来,但中国这张牌打得也够绝。

0 阅读:90

评论列表

武当

武当

2
2025-07-15 22:35

阿三这种无赖,不打疼它是没有记性的,所以必须一次性狠狠打击!再打击!重复打击!

猜你喜欢

千百年一叹

千百年一叹

历史长河中的悲欢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