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曾多次把航天发射场选址在中俄边境,有的距离中国不足100公里,为什么要建到

小斌斌说科技 2025-07-13 14:18:16

俄罗斯曾多次把航天发射场选址在中俄边境,有的距离中国不足100公里,为什么要建到中国的“家门口”? 这事儿得从苏联解体后的航天版图大变样说起。 当年苏联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可是全球顶尖的航天重镇,结果苏联一解体,这地儿直接落到了哈萨克斯坦手里。 俄罗斯一下子没了 “自家后院”,每年得花 1.15 亿美元租人家的场子,还得看人家脸色 —— 哈萨克斯坦动不动就限制发射频率,甚至要求减少有毒推进剂的使用,这让俄罗斯航天人憋屈得不行。 被逼到这份上,俄罗斯咬咬牙,2007 年直接在阿穆尔州的乌格列戈尔斯克镇砸下重金,开建东方航天发射场。 这地儿离中国边境也就 100 来公里,开车从中国黑河对岸的布拉戈维申斯克出发,3 个小时就能到。 有人可能犯嘀咕:这选址是不是太冒险了?但您猜怎么着?俄罗斯人心里门儿清 —— 这地儿简直是 “天时地利人和” 的完美结合。 先说地理优势。 虽说东方发射场纬度比拜科努尔高了几度,但人家东边就是太平洋,火箭发射后一级残骸直接掉进海里,既安全又省心。 而且这地儿一年有 310 天晴天,气候干燥少风,特别适合航天发射。 更绝的是,这儿靠近西伯利亚大铁路和阿穆尔高速公路,从莫斯科运来的火箭零件能直接拉到发射场门口,连运费都省了不少。 再看战略考量。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航天事业元气大伤,东方发射场承载着 “复兴航天” 的重任。 普京亲自挂帅,三次视察工地,就是要把这地儿打造成俄罗斯航天的 “新心脏”。 而且选址靠近中国,其实暗含着 “抱团取暖” 的小心思 —— 中俄在航天领域早就眉来眼去了。 2024 年,中俄高校联合研制的 “阿斯图友谊号” 微卫星就在这儿成功发射,俄罗斯官员还公开表示 “欢迎中国朋友来合作”。 想想看,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资金上都有优势,俄罗斯有现成的发射场,两家一联手,说不定能在太空搞出大动静。 还有经济账。 东方发射场建成后,直接带动了当地经济。 阿穆尔州州长算了笔账:现在发射场一年能带来 6 亿卢布收入,提供 2000 个岗位,到 2025 年税收预计涨到 1700 亿卢布。 更妙的是,这地儿还成了 “航天旅游” 的新热点,俄罗斯甚至计划开放参观,让游客近距离看火箭发射,这钱赚得可真够 “跨界” 的。 不过,有人可能会问:离中国这么近,俄罗斯不怕技术泄露吗?其实,俄罗斯心里有杆秤。 一方面,中俄战略互信已经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不然也不会让中国记者随便进发射场参观;另一方面,东方发射场的技术那是相当硬核 —— 封闭式塔台能抗极端天气,70 米深的排气坑能保护周边环境,连法国圭亚那的库鲁航天中心都得佩服。 说白了,俄罗斯有底气在 “家门口” 搞航天,既是被逼无奈,也是实力使然。 如今,东方发射场已经成了俄罗斯航天的 “王牌”,不仅承担了 45% 的发射任务,还计划发射载人飞船和重型火箭。 这背后既有大国博弈的无奈,也有地缘合作的智慧。 您觉得俄罗斯把发射场建在中国旁边,是出于战略考量,还是单纯的地理优势?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1

猜你喜欢

小斌斌说科技

小斌斌说科技

欢迎大家给我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