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遭参议员嘲讽—— “铺上红地毯,迎接战犯进入白宫。”这句话引发国际媒体对特朗普的讽刺! “铺上红地毯,迎接战犯进入白宫。” 这是美国参议员伯尼·桑德斯对特朗普邀请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进“宫”的最大讽刺!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因战争罪和危害人类罪,于2024年11月21被ICC正式特发逮捕令! 然而,最近,特朗普高调邀请内塔尼亚胡入白宫访问,遭到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媒体嘲讽! 美国参议员伯尼·桑德斯对此事件讽刺道:特朗普“铺上红地毯,迎接战犯进入白宫。” 伯尼·桑德斯的尖锐讽刺,直指特朗普与内塔尼亚胡此次会面的核心争议——一边是国际刑事法院(ICC)已对其发出战争罪逮捕令的政治人物,另一边是铺开红地毯、以国宾之礼相迎的白宫主人。这场被包装为外交访问的行程,实则暴露了多重政治交易与价值观冲突,其荒诞性与矛盾性可从以下层面展开: 一、战犯身份与白宫礼遇的割裂 ——ICC逮捕令的沉重背景:2024年11月,ICC正式指控内塔尼亚胡在加沙实施“系统性饥饿平民”“无差别谋杀”等战争罪,要求124个缔约国执行逮捕。该裁决基于加沙超4.4万巴勒斯坦人死亡(半数为妇孺)、人道封锁导致饥荒蔓延等事实。 二、礼物背后的政治交易:从诺贝尔提名到轰炸机模型 此次访问的“礼物外交”成为权力交易的赤裸注解: 1. 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信: 内塔尼亚胡以提名信换取特朗普对以色列的支持,利用后者对奖项的执念巩固同盟。此举被批“将和平奖沦为工具”,尤其讽刺的是,提名者本人正因制造人道灾难被全球通缉。 2. B-2轰炸机造型的“门柱圣卷”: 网民反应:社交媒体大量批评指向“外交武器化”,认为礼物本质是“对毁灭行为的庆祝”。 三、停火提议的实质:以退为进的战略拖延 内塔尼亚胡虽提出“60天停火换人质”的框架,但其条件被多方视为缺乏诚意: - 苛刻的永久停火前提:要求哈马斯彻底解除武装、放弃治理权,加沙完全“去军事化”——等同于要求哈马斯自我消灭。 - 停火期间的军事控制:即便在60天停火期内,以军仍计划控制加沙三分之一领土(包括南部关键走廊),实质上维持占领状态。 哈马斯与学者回应: “以色列根本不想结束战争,内塔尼亚胡的目标是终结巴勒斯坦抵抗。” ——卡塔尔学者埃尔马斯里 哈马斯声明指责以方“阻挠协议”,重申己方诉求为永久停火、以军全撤、畅通援助——与以方条件形成不可调和的矛盾。 四、国际社会的分裂:司法正义沦为地缘博弈棋子 桑德斯的讽刺背后,折射出西方阵营对以政策的深刻分歧: - 支持ICC裁决方:欧盟多国(如荷兰、爱尔兰)承诺执行逮捕令,欧盟外长博雷利强调“法律必须被尊重”。 - 美国的态度:拜登政府曾批评ICC“越权”,特朗普更直接撤回对以施压,甚至威胁制裁ICC官员。此次高调接待内塔尼亚胡,被视作对国际司法的公开蔑视。 红地毯上的血迹与未熄的加沙硝烟。 当特朗普为内塔尼亚胡戴上“绝对正确”的红帽时,加沙的废墟中仍有幸存者在搜寻亲人的遗体;当白宫宴会厅切割牛排时,拉法拘禁营的巴勒斯坦人正面临断粮危机。桑德斯的讽刺如同一面镜子,照见了当代强权政治的真相:司法正义在利益同盟前退让,而平民的生命沦为谈判桌上的数字。这场访问唯一确定的“成果”,或许是让世界看清:红地毯的尽头,从不通向和平。
特朗普遭参议员嘲讽—— “铺上红地毯,迎接战犯进入白宫。”这句话引发国际媒体对特
静默的守望
2025-07-13 12:59:06
0
阅读:19
用户10xxx39
那咋办,有这权利,过两年没准还邀请普京呢。至于战犯嘛,美国又不承认怎么就是战犯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