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官方报道,上海独生女为拿到加拿大移民卡,通过中介骗走七旬父母的千万房产

猫猫背茹茹 2025-07-13 11:35:25

7月12日官方报道,上海独生女为拿到加拿大移民卡,通过中介骗走七旬父母的千万房产,还贷款900万将房子抵押。父母在网上哭诉,根本不知情,称过户的时候两人都没去,不动产登记的员工只根据两张电子身份证,就将房子过户给了女儿。现在老两口如果9月份前不还清欠款,将会露宿街头。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上海黄浦区施老伯夫妇的遭遇,像一记闷棍敲在无数中国父母的心上。 这对年近七旬的老人,含辛茹苦养大的独生女儿,竟串通中介将三人共有的132平千万房产偷偷过户到自己名下,又抵押贷款900万,其中500多万用于办理加拿大枫叶卡,200万被中介骗走。 直到今年5月,因女儿陷入经济纠纷,老两口查询产权时才惊觉房子早已易主,而9月还款期限一到,他们可能面临无家可归的绝境。 这件事的魔幻之处在于,它撕开了亲情与制度双重脆弱的面纱,女儿施女士以“办美国签证需父母担保”为由骗取验证码,用电子亮证完成过户。 当施阿姨颤抖着问女儿“我们以后住哪儿”时,女儿只轻描淡写地说“会想办法还钱”,却对资金去向闪烁其词。 从法律层面看,这是一场赤裸裸的欺诈,施女士和中介可能涉嫌诈骗、伪造证件罪,父母可通过刑事报案或民事诉讼撤销过户。 但现实困境在于,银行作为“善意第三人”的抵押权益难以推翻,老两口或许要先赎回贷款才能保住房子。 而更深层的矛盾在于,中国传统家庭中“财产迟早归子女”的信任惯性,让许多父母从未想过用法律筑起防线。 施老伯夫妇的悲剧警示我们,亲情从不是犯罪的豁免牌,当子女将父母的爱视为剥削的筹码,血缘便成了最锋利的刀。 这起事件也是基层政务数字化进程中的一记警钟,电子亮证本为便民,却因技术滞后和监管缺位沦为诈骗工具。 类似案件已在上海其他区发生过,但未引起足够重视。 若早有人脸识别或生物验证,两名冒牌老人根本不可能蒙混过关,公共服务的安全升级不能总以普通人的血泪为代价,制度必须跑在犯罪前面。 女儿为移民不惜让父母流落街头,中介为佣金践踏法律底线,而老两口在“养儿防老”的幻灭中彻底迷失。 我们不禁要问:当亲情变成一场零和游戏,社会该如何保护那些被子女“合法抢劫”的老人? 或许答案在于打破“家丑不可外扬”的沉默,让财产公证、意定监护等法律工具成为家庭关系的标配。 此刻,施老伯夫妇仍在等待9月的命运审判,他们的眼泪不仅为房产而流,更为那份被女儿亲手碾碎的信任。 这世上最痛的事,莫过于你亲手捧大的孩子,最终成了挖空你棺材本的人。 当亲情与利益短兵相接,我们是否该重新思考:父母的爱,究竟该无条件到何种地步? 信源:澎湃新闻2025年7月12日《独生女疑似串通中介骗走父母千万房产》

0 阅读:96

猜你喜欢

猫猫背茹茹

猫猫背茹茹

猫猫背茹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