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脚刚警告完中国,后脚就动真格了!印度二话不说,猛砸250亿卢比,下定决心要自己开采稀土。 2025 年金砖国家峰会,印度总理莫迪在发言时特意提到,稀土等关键矿产的供应链要安全可靠,不能受政治胁迫。这话虽然没点名中国,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冲着中国稀土出口限制来的。 中国一收紧稀土出口,印度汽车、电子这些依赖稀土的行业可就慌了神。紧接着,印度政府就放出大招,直接砸下 250 亿卢比,要自己开采稀土。 印度为啥突然这么着急? 印度每年从中国进口的大量稀土,印度汽车行业首当其冲,不少企业因为稀土磁铁短缺,生产进度都被打乱了。有高管直言,要是再拿不到稀土,7 月份的生产都得受影响。没办法,印度政府只能赶紧想办法,既要安抚国内企业,又要在国际上找替代来源。 其实,印度不是第一次打稀土的主意了。早在上世纪,印度就发现自己稀土储量挺丰富,探明储量有 690 万吨,排在世界第三。可这么多年过去了,印度的稀土开采和加工能力却一直上不去。 为啥?因为稀土开采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而印度在这方面短板太明显。就说稀土分离提纯吧,要把稀土元素从矿石里分离出来,还得达到高纯度,这需要复杂的工艺和长期的技术积累。印度的加工能力几乎为零,连纯度 99.99% 以上的高端产品都生产不了。 印度的稀土矿大多分布在东部和南部海滩,品位低,提取过程复杂。再加上环保要求高,开采成本居高不下。有专家算了一笔账,新开发一座矿山得花 400 亿到 800 亿卢比,而且得等上十年才能投产。 这成本,印度企业根本吃不消。所以,这么多年来,印度的稀土开采一直被国企垄断,私营企业很难参与进来,产业链也就一直没发展起来。 眼瞅着国内技术不行,印度政府又把目光投向了国际合作。他们先是和日本、澳大利亚在 “矿产安全伙伴关系” 框架下合作,想在加工精炼、回收利用这些环节学点技术。 然后又和马拉维、智利等国签协议,打算在海外找稀土资源。印度和马拉维合作,目标是到 2028 年形成 5000 吨 / 年的稀土氧化物产能。可这些合作项目大多还在规划阶段,短期内根本解不了燃眉之急。 这边国际合作没进展,那边国内汽车行业可等不了。印度最大的稀土磁铁进口商 Sona Comstar 已经坐不住了,计划在印度生产磁铁。可他们也知道,就算现在开始建生产线,也得好几年才能投产。 没办法,印度政府只能硬着头皮和中国谈判。印度商务部长戈亚尔亲自出马,说正在和中国沟通,希望能加快稀土进口许可的审批。可中国商务部回应得很明确,稀土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符合规定的申请会批准,但不会因为印度的压力就松口。 印度这 250 亿卢比砸下去,真能让稀土产业起死回生吗?难说。有分析人士指出,印度目前在全球稀土生产中的贡献还不到 1%,要想突破技术、成本和产业链这三大瓶颈,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就算他们能在中低端市场分一杯羹,也撼动不了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毕竟,中国用了几十年时间,才建立起从开采、加工到应用的完整产业链,还掌握了稀土分离、永磁体制造等核心技术。印度想在短时间内复制中国的成功,谈何容易? 可印度政府似乎铁了心要和中国较劲,一边和中国谈判,一边又在国际上拉拢盟友,想构建一个 “去中国化” 的稀土供应链。这种两头下注的做法,到底是明智之举,还是会让印度在稀土博弈中陷入更被动的局面? 印度能否在这场稀土博弈中突围?还是说,这场豪赌最终会变成一场空?这就得看莫迪政府的决心和智慧了。稀土产业不是靠砸钱就能砸出来的,技术、人才、产业链,缺一不可。要是印度不能静下心来解决这些根本问题,就算再砸 2500 亿卢比,也可能只是打水漂。你觉得呢?
前脚刚警告完中国,后脚就动真格了!印度二话不说,猛砸250亿卢比,下定决心要自己
非常盘点中
2025-07-13 00:34:43
0
阅读: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