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埃及军方罕见披露:2020年终止的20亿美元苏-35采购案,核心原因并非

忧郁绝唱 2025-07-12 22:12:20

7月初,埃及军方罕见披露:2020年终止的20亿美元苏-35采购案,核心原因并非美国压力,而是俄制战机在雷达、电子战与动力系统上的致命缺陷。 这份评估报告显示,苏-35的“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在对抗以色列F-35时探测距离缩水至120公里,而巴基斯坦枭龙Block3搭载的中国KLJ-7A有源相控阵雷达,对同类目标的探测距离达170公里。更致命的是,苏-35的L-265“希比内”电子吊舱在模拟对抗中被以色列电子战系统完全压制,而歼-10C的RKL-700A吊舱能主动瘫痪敌方雷达。 动力系统的短板同样触目惊心。苏-35的AL-41F1S发动机虽推力强劲,但红外信号强度是歼-10C的3倍,在埃及沙漠环境测试中,其热信号在100公里外即可被以色列“德比”导弹锁定。反观歼-10C,其搭载的太行发动机不仅红外特征隐蔽,配合霹雳-15E空空导弹的190公里射程(出口版数据),可在中东现有美制AIM-120D(160公里)射程外发起攻击。 真正让埃及空军“喜出望外”的,是歼-10C的实战表现。 2025年5月印巴冲突中,巴基斯坦歼-10C用霹雳-15E连续击落3架印度阵风战机,其中一架编号BS-001的阵风正是印度空军首架法制新机。这一战绩彻底颠覆了“阵风压制F-35”的北约神话——当法国战机在模拟对抗中靠电子战优势压制F-35时,歼-10C却在实战中用同样手段让阵风沦为“信息孤岛”。 埃及技术团队发现,歼-10C的有源相控阵雷达配合ZDK-03预警机,可在220公里外构建“先敌发现、先敌摧毁”的空战体系,这正是以色列F-35在中东维持优势的核心逻辑。 尽管埃及尚未正式确认采购,但这场技术博弈已深刻改变中东天空的权力格局。 当苏-35的残骸仍躺在乌克兰战场时,歼-10C正用实战数据证明:在超视距空战时代,决定胜负的不仅是发动机推力,更是雷达波与电磁频谱的无形较量。

0 阅读:34
忧郁绝唱

忧郁绝唱

隐藏野心 悄悄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