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这次是连夜对乌克兰的首都基辅、重镇哈尔科夫,以及军用机场和军工设施来了个组

红雯看国际 2025-07-12 13:51:09

俄罗斯这次是连夜对乌克兰的首都基辅、重镇哈尔科夫,以及军用机场和军工设施来了个组合拳,导弹加无人机的“双流打法”,这不是简单的“袭扰”,这是奔着“瘫痪”去的。 我们把几个细节拎出来看看: 首先,俄罗斯国防部罕见主动“发战报”,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们觉得这次干得很“值”,干得很“准”,要把这次袭击当成一次对外宣示——告诉西方和乌克兰,“我不是在消耗,我是要打破你们的节奏”。 其次,目标全是硬货:军用机场和军工设施。这不是打城市、打平民,这是奔着乌军的“作战能力”下手。后勤线、战机起降点、维修基地、无人机生产厂……这些要是打中了,对乌军的前线支撑直接会断。 再说哈尔科夫。这地儿离俄边境很近,过去俄军一直不敢大规模打哈尔科夫市区,怕国际舆论,现在显然放开手脚了。伤了9人,还炸了不少楼房,这种“高烈度”袭击配上“低死亡”数据,很可能是精准打击+规避杀伤,这种打法很像是“警告式升级”——打给你看,不是灭你。 而最关键的一点,是这次袭击发生在美英刚刚宣布要在西太部署航母、法英刚商量着要派兵“维和乌克兰”的节骨眼上。俄罗斯用军用机场和军工厂做突破口,明显是在说一句:“别扯谈,我还打得动,而且打得更狠。” 对比之下,乌克兰方面反应是典型的被动防守:通报伤情、记录损毁,然后就没了。连“反击”都没提一句。这说明乌克兰的空防体系已经吃紧,尤其是苏联遗留的S-300快打光了,美制“爱国者”还靠着美国财政拨款吊着命,而现在美国国会被特朗普派系搅得焦头烂额,军援一断,连补弹药的都没人管。 更让人玩味的是,俄国这波袭击之后,西方媒体集体“低调处理”。不像以前动不动就铺天盖地地谴责,现在连个“联合声明”都没发,欧洲人明显有点儿累了,或者说:看见了现实,知道乌克兰挺不住了,但又不能直接认输,只能拖一天算一天。 总的来说,这是俄乌战场一次“关键性升级”,不仅打在乌克兰身上,更是敲在了西方集团的心理防线上。 局势会怎么走?我个人判断: 俄罗斯未来可能恢复类似“斩首”行动——定点清除关键军事指挥官和情报系统。 乌克兰若军工体系再遭打击,那战场上的弹药补给和无人机支援会开始“干裂”,到时候就不是“战略收缩”,而是“前线崩盘”。 西方很难再全力支持,一边是以巴冲突升级,一边是印太压顶,美国不可能把所有资源投在乌克兰上。 俄罗斯这是在用实际行动推进谈判筹码,下一步,很可能是“谈谈打打”,但谈的底气谁更足,现在你应该明白了。 西方要清醒一点,打不赢的仗,谁掏钱谁就被掏空。乌克兰要考虑现实一点,输不起的战争,拖下去就是全民陪葬。对中国而言,我们要看清这背后的格局转移——战争的地心,从欧洲,已经慢慢飘向了亚太。而我们,必须提前准备好全套对话、博弈、威慑的工具箱。 现在不是“世界进入动荡期”,是已经“坐在火药桶上了”。 我不是危言耸听,是该有点冷静认知的时候了。

0 阅读:12

猜你喜欢

红雯看国际

红雯看国际

国际新鲜事每天更新,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