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5年,李鸿章奏上朝廷:“新疆不要了,对我国没什么影响,反正国土面积这么大。

剑指天涯笑江湖 2025-07-12 12:38:21

1875年,李鸿章奏上朝廷:“新疆不要了,对我国没什么影响,反正国土面积这么大。” “银子就这么多,是填西北的窟窿,还是堵东南的海口?”养心殿里的烛火噼啪作响,慈禧太后捏着佛珠开口问道。 这句问话,看似是在征求两位大臣的意见,实则背后隐藏的是两大派系之间的政治较量。 1864年,清王朝深陷内忧外患的泥潭,太平天国运动和陕甘回民起义让清廷元气大伤。 与此同时,新疆爆发大规模回民起义,各地割据势力混战,阿古柏趁机建立“洪福汗国”,并得到英国的支持。 沙俄更是以“代为管理”为名,直接出兵占领伊犁,此时新疆的局势岌岌可危,而清廷却因财政枯竭、兵力不足,迟迟未能采取行动。 但这还只是边塞,东海的威胁也不容小觑,以前清王朝根本不放在眼里的小岛国迅速崛起,对东南沿海虎视眈眈,1874日本年入侵台湾,更加剧了东南海防危机。 如此内忧外患下,清廷却捉襟见肘,“海防”与“塞防”之争已然到了无法再回避的地步。 面对慈禧的问话,李鸿章首先表明态度:“放弃新疆,全力加强海防!”左宗棠听后气的大骂:“166万国土说扔就扔,你对得起列祖列宗吗?” 两人意见不合已经不是头一次了,早在太平天国时期,左宗棠就不满李鸿章在自己管辖的区域内搜刮财富,还曾上奏弹劾,称李鸿章“越境掠功、克扣军饷”,而李鸿章则认为左宗棠心胸狭隘、目光短浅。 后来,李鸿章开始办厂,其中涉及很多军事工业,不仅积累了大量资产,也成为军火供应的重要来源,可李鸿章却始终把控财源,没有给予左宗棠军费支持。 对于左宗棠的暴怒,李鸿章直接无视,他进一步向慈禧阐明自己的立场,李鸿章认为:新疆土地贫瘠,不值得花费精力收复,倒不如直接承认阿古柏政权,使其成为清朝的藩属国,这样既能避免与沙俄产生冲突,又能省出资源应对日本的海上威胁。 可左宗棠也是个硬骨头,他坚定表达了自己誓死守护新疆的决心,面对国库空虚的困境和李鸿章垄断财源的阻挠,左宗棠毅然表示:“我就是借钱,也要把新疆收回来!” 最终,清廷采纳了左宗棠的建议。1876年,左宗棠通过外借和变卖家产,组建了西征军抬棺出征,仅用两年便击溃阿古柏,收复新疆大部。 回望这段历史,李鸿章的“现实考量”与左宗棠的“铁血捍卫”形成了鲜明对比。两人的对峙不仅是政策之争,更是晚清治国路线的缩影。 左宗棠曾对家人说:“我这一生,不求富贵,只愿为子孙后代守住万里河山。”而李鸿章晚年则叹息:“周旋三十年,和而不同,矜而不争,唯左公知我。” 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清军收复新疆之战》 文|墨海 编辑|史叔

0 阅读:149

评论列表

克己何其难

克己何其难

1
2025-07-12 13:27

说得李鸿章好像是财政部长一样,有必要吗?

猜你喜欢

剑指天涯笑江湖

剑指天涯笑江湖

剑指天涯笑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