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张学良公开露面,结束了长达54年的幽禁生涯,此时的他早已没了当年的意气风发之态。而他在接受哥伦比亚大学专访的时候,第一次提到了长征,他直言:“换了谁领导都走不出1000里。” 张学良,1901年出生在辽宁海城,是奉系军阀张作霖的长子。小时候跟着父亲混军营,枪炮声和权谋算计是他成长的背景音乐。1928年,张作霖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在皇姑屯,27岁的张学良临危受命,接管东北军。他雷厉风行,年底就搞定了东北易帜,把奉系地盘并入南京国民政府,年轻气盛,颇有几分魄力。可惜,好日子没过多久,1931年九一八事变来了。日本军队大举入侵东北,张学良听从蒋介石的命令选择不抵抗,眼看着东三省沦陷,全国骂声一片,他从此背上“不抵抗将军”的黑锅。这顶帽子,他戴了一辈子。 九一八之后,张学良的日子不好过。1934年,蒋介石派他当鄂豫皖三省“剿匪”副总司令,让他带东北军去围剿红军。张学良心想,这回总算能捞点功劳回来吧?结果完全不是那么回事。1935年,他在崂山的榆林桥战役中被红军打得晕头转向,东北军300多人阵亡,1000多人被俘。同年,直罗镇战役又来了,红军设下埋伏,一个团直接被干掉。这两次惨败让张学良彻底服了气。他后来回忆,红军的战斗力超乎想象,尤其是毛泽东的指挥能力,让他刮目相看。长征那会儿,他就在想,这帮人是怎么硬生生走出来的? 到了1936年,日本侵华的脚步越来越急,张学良急了。他多次劝蒋介石别老盯着内战,得联合起来抗日,可蒋介石就是不听。没办法,他和杨虎城一合计,干脆在西安把蒋介石扣了,这就是著名的西安事变。这事儿干得漂亮,逼着蒋介石答应国共合作,全国抗战终于有了希望。不过,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自己却搭上了后半辈子。从此,他被幽禁起来,先在南京,后到贵州、重庆,最后到台湾,这一关就是54年。自由没了,少帅的光环也成了历史。 1990年,张学良终于在台湾恢复自由身。1991年,他跑到美国探亲,顺便接受了哥伦比亚大学的专访。这次采访,他头一回公开聊起红军长征。他说:“换了谁领导都走不出1000里。”在他眼里,毛泽东的领导力无人能比,长征那两万五千里,换别人早散架了。他还提到,自己带兵打仗几十年,深知领兵的难处,像长征这么硬的仗,一般人根本撑不下来。这话听着简单,但背后是他跟红军交手、亲眼见识过那股子韧劲后的真心感慨。 1993年,张学良带着家人移居夏威夷,过上了平静的晚年生活。他信了基督教,经常去当地华人教会转转,跟老伴儿、儿女们聚在一起,日子过得挺安稳。2001年10月14日,他在檀香山去世,活了整整100岁。临走前,他一直惦记着回东北老家看看,可惜没能成行,留了点遗憾。不过,他这一辈子,从军阀少帅到民族英雄,再到幽禁半世纪的囚徒,经历的事儿太多太杂,够传奇,也够沉重。 张学良对长征的评价,不是随便说说。他打过红军,知道他们的厉害。榆林桥、直罗镇的教训,让他明白红军不是靠运气走到延安的。长征那两年,红军跋山涉水,硬是从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里杀出一条血路。两万五千里,饿了啃树皮,累了睡雪地,能坚持下来,靠的可不只是命硬。 1990年那次专访,他直言不讳,换谁都走不出1000里,这话不是吹牛,是他真真切切感受到的。东北军那时候装备精良,兵强马壮,可一碰上红军就吃瘪。他后来感慨,毛泽东有种统御力,能把队伍拧成一股绳,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张学良这一生,起起落落,从东北王到囚徒,再到晚年重见天日,活得像一部史诗。他对长征的评价,字字震耳,让人忍不住想,那段历史到底有多硬核?你觉得张学良是英雄还是争议人物?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1990年,张学良公开露面,结束了长达54年的幽禁生涯,此时的他早已没了当年的意
司马槑谈过去
2025-07-12 12:36:20
0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