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一艘从我国的珠海港出发的货船,刚刚走到红海区域居然就被打沉了。这究竟是

经略简料 2025-07-11 15:47:39

7月6日,一艘从我国的珠海港出发的货船,刚刚走到红海区域居然就被打沉了。这究竟是谁干的,又为何会对从我国出发的船只下手呢? 红海地区的紧张局面,在上月末伊朗与以色列之间的停战协议之后,可能会得到暂时的缓和。 谁知也门胡塞武装却用一声巨响,击碎了所有人的侥幸。 他们不但拒不停战,而且还高调地宣称,他们已经成功击沉了从中国珠海出发的一艘一万吨级货船。 这艘船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胡塞武装为什么要对他们赶尽杀绝? 这背后恐怕不只是地区冲突的延续,更是全球航运规则被改写的序曲。 事情的起因,是一年多以前,在加沙发生的一场战争。 那时候,胡塞组织宣称要对以色列实施“海上封锁”,凡是和以色列有关系的船只,胆敢越过红海,就是他们的靶子。 美国当然不会袖手旁观,派出“繁荣卫士”进行护航,但收效甚微。 五月份在阿曼的调停下,美国和胡塞武装组织曾签订了一项停战协定,但这个协定没过多久,胡塞武装武装就摧毁了。 他们的态度愈趋坚决,径直封锁了以色列的海法港。 甚至在六月份,其最大盟国伊朗和以色列签署了停火协议之后,胡塞组织仍然坚持“伊朗停止,我们不停止。” 他们持续向以色列发射高超音速导弹,这一行为充分彰显了其行动的自主性以及对抗的坚定决心。 按理来说,红海应该是一片危险之地才对,货船应该绕开才对。 可总有人愿意赌一把。 毕竟全球货运通往欧洲有两条路:一条是绕道非洲好望角,路远费油;另一条就是穿行红海,经苏伊士运河直达地中海,省时省钱。 早些时候,胡塞武装宣称只攻击与以色列有关的船只,这让众多货船船长心存一丝侥幸。 因此这种碰运气的心态终于导致了灾难。 七月七日,装载着60000吨肥料的“魔法海洋”号货轮离开了中国珠港。 当他们驶入亚丁湾之后,便遭到了胡塞组织的攻击。 接获多个电台警告,数枚飞弹及海面上身份不明的快艇迅速接近。 晚7点随着两声巨响,“魔法海洋”号燃起大火,不久便沉入大海。 22名机组人员,19人获救,2人下落不明。 调查显示,“魔法海洋”号虽从中国装货,但它在利比里亚注册,由希腊公司运营,船员则来自菲律宾、越南等多国——这恰恰是国际远洋贸易的缩影,各方利益盘根错节。 而胡塞武装给出的袭击理由,才真正让所有航运公司脊背发凉。 他们承认该船只不属于以色列,其航行的目标也并非以色列。 击沉它的唯一原因,是它曾在2024年停靠过以色列港口,与以色列有过贸易往来,因此被列入了“黑名单”。 胡塞武装还宣称,他们在攻击前已通过无线电警告,给了船员逃生机会,并放话将继续对“黑名单”上的船只重拳出击。 这次袭击,也展现了胡塞武装远超外界想象的专业和凶狠。 他们动用了遥控爆炸艇、弹道导弹、巡飞弹和自杀式无人机,进行了一场不折不扣的“饱和式打击”,目的就是确保一击必沉。 过去很多万吨货轮还能硬扛一两枚导弹,负伤逃离。 但现在真正可怕的杀器出现了——自爆无人艇。 这种类似乌克兰在战场上使用的小艇,专攻船只水线,一旦命中,船体大量进水,几乎无法挽救。 胡塞武装的“狠”,不只在于武器,更在于他们改写了游戏规则。 袭击目标不再局限于“正在”与以色列交易的船只,而是扩大到“曾经”有过瓜葛的所有船只。 这就意味着,任何一艘船都可能因为一笔旧生意,在红海上遭到致命猎杀。 这场危机正沉重打击着全球航运业。 如今全球航运公司都战战兢兢,审查船只不再是看看挂哪国旗那么简单,而是要翻查一艘船的全部“航行履历”。 大量船只被迫绕道好望角,航运成本和保险费用飙升数倍,甚至有保险公司直接拒保。 这一期间,世界政治正处于僵持状态。 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存在有所收缩,这无疑给了胡塞武装更大的操作空间。 作为一个非国家组织,胡塞武装不参与国际体系,西方想制裁却无从下手,想渗透又极其困难。 以色列面对这种局面也办法不多,即便有美国撑腰,效果依然有限。 可以预见,西方国家到头来,很可能还是会将这笔账算到伊朗头上。 “魔法海洋”号沉船事件表明,这是一场灾难。 它表明胡塞武装绝非一群散兵游勇,而是一支有明确策略、手段日益专业化的队伍。 他们用非对称的打击方式,撬动了全球贸易的根基。 红海危机,早已不是简单的巴以冲突溢出效应,它已经演变成一个深刻影响全球经济与安全秩序的重大挑战,也预示着未来全球海上安全,将面临更多来自非国家行为体的复杂威胁。 参考资料:东方财富网:红海局势再度紧张 胡塞武装:击沉“魔法海洋”号

0 阅读:57

猜你喜欢

经略简料

经略简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