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时,南阳地区人民法院判处原国军少将高参、抗日爱国将领、参加陈明仁起义将领尹作干枪决并立即执行。 尹作干到死都想不明白,他在湖南解放前主动辞职隐居香港,后来听说老上司国军第1兵团司令陈明仁起义,又主动联系陈明仁以少将高级参谋身份回国参加起义,为何到最后还要被枪毙。 1890年尹作干出生于山东日照,早年考入保定陆军学校,后来又进入中央军校星子军官特训班学习,还曾到印度兰姆伽军官学校进修,在现代化军事理论方面造诣可谓比较高。 不过尹作干属于理论型军官,实战中并没有太多耀眼战绩,又不是黄埔军校出身,所以尹作干在国军内部一直晋升不顺。 1933年时,尹作干担任29军37师110旅219团3营营长,率部参加了长城抗战,在长城抗战著名的喜峰口战役中,尹作干率领大刀队与日寇展开血战,喜峰口一战,29军全体战士手刃日军5000余人,极大的振奋了中国军民抗日的信心。 1937年时,尹作干随110旅驻防卢沟桥,7月7日时,日军再次挑衅卢沟桥驻军,抗日爱国名将时任110旅旅长何基沣果断下令开枪还击日军,尹作干追随何基沣打响了卢沟桥抗日第一枪。 靠着喜峰口大战和卢沟桥事变的抗日战功,尹作干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晋升为18军11师62团团长,此后尹作干就成了18军军长陈诚派系的骨干将领。 此后尹作干被陈诚提拔为18军11师31旅旅长兼徽州戒严司令,由于尹作干的实战战绩属实不太显眼,因此1941年尹作干被调任第9师少将参谋长,一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尹作干一直都是担任参谋长,依靠丰富的军事理论负责制定战略。 抗日战争胜利后,尹作干到陆军司令部担任高级参谋,继续发挥军事理论的特长。1948年,蒋介石调任尹作干到华中剿总司令部担任第二军副军长兼宜昌警备司令和第1兵团司令部高级参谋。 当时华中剿总司令和第1兵团司令都是陈明仁,1949年2月份时,陈明仁就已经秘密与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潜谋划和平起义并同解放军建立了联系。 1949年7月底时,尹作干已经感觉到上司陈明仁要起义了,他也知道国民党大势已去,但他的家人还在重庆,因此他不敢跟随陈明仁起义,他又不想阻止陈明仁起义,于是他在8月初时主动辞去一切职务,秘密接上家人跑到香港隐居。随即在1949年8月4日,陈明仁和程潜通电全国率部起义。 尹作干在香港得知陈明仁起义后其所部国军将领都受到了解放军优待,当时他已经快60岁了,漂泊在香港总是心里不踏实,因此他就想落叶归根。 于是在1949年11月份时,尹作干主动联系陈明仁,要求以第1兵团少将高参的身份参加起义,陈明仁表示十分欢迎,因此尹作干立即返回长沙参加了第1兵团整体起义。 起义后尹作干进入中南军政大学接受无产阶级革命教育,但在1952年时,中南军区政治部军法处认为尹作干放弃香港的优渥生活跑回长沙参加起义动机不纯,将其抓捕起来,并关入南阳地区监狱。 在调查2年多之后,没有找到尹作干从香港回长沙是否有潜伏嫌疑的确凿证据,但基于把潜在危险消除在萌芽状态的想法,南阳地区法院还是在1954年时,将尹作干判处了死刑,4月8日尹作干被执行枪决。 改革开放后,全国开始拨乱反正,1987年时,经河南省高院详细调查取证,认定尹作干没有从事反革命活动,因此撤销1954年南阳地区法院对他的判决,并恢复尹作干生前抗日爱国将领和国军起义投诚将领的名誉和荣誉,按国军起义投诚将领待遇对待。
邓小平晚年忆三陈:最痛惜陈赓,最心疼陈再道,裁军时他牺牲太多陈赓,1903年出
【2评论】【5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