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婚还是贪污受贿?”举报体制内公婆拥有巨额财产的儿媳妇自述,前夫大脑、身体残疾

春风话趣事 2025-07-09 20:40:12

“骗婚还是贪污受贿?”举报体制内公婆拥有巨额财产的儿媳妇自述,前夫大脑、身体残疾,无法过夫妻生活,她的补偿款已经从5万提高到140万了,但她还是嫌太少。   曾某举报前公婆资产近亿的事儿,从发酵到尘埃落定,前前后后牵扯了大半年,里面的弯弯绕绕着实不少。   不过还是先说说这事儿里的几个人,曾某的前公公尹某光,退休前是南充市发改委的干部,干过价格监督检查分局局长,后来还管过价格调控。   而前婆婆漆某华,早年在工行南充分行做财务,2004年就内退了,他们的儿子,也就是曾某的前夫尹某,2024年核查时在一家单位的保卫科上班。   这一家子,看着就是普通的工薪家庭,怎么就跟“亿元资产”扯上了关系?   故事得从曾某和尹某的婚姻说起,两人2015年认识,处了五年,2020年在民政局领了证。   按曾某后来的说法,这婚结得挺委屈,亲爹妈见尹家条件不错,一门心思想让她嫁过去,说白了就是图人家的钱。   公婆那边呢,也有自己的小算盘,知道儿子身体不太好,想找个好媳妇进门,既能照顾儿子,也能早点抱孙子。   可婚后三年,两人始终没孩子,曾某觉得这日子过不下去了,主动提了离婚。   离婚就绕不开财产分割,曾某琢磨着,前夫尹某名下有不少资产,几百万元的信托产品,两套加起来值两百多万的房子,零零总总算下来,差不多有近千万。   她觉得这都是夫妻共同财产,自己理应分一半。   可法院查下来,说法却不一样,尹某的妈妈漆某华懂财务,但年纪大了不能买高风险理财,就用儿子的名义开户操作,那些钱其实是公婆的,连亲戚托他们理财的钱也在里面。   这么一来,法院只判尹某给曾某5万块钱补偿,可5万块钱,曾某哪能甘心?   她觉得这判决太不公平,可官司又打不赢,就想了个“釜底抽薪”的招。   2024年7月,她在网上实名举报前公婆,说他们家藏着近亿资产,来路不明。   她在网上写得有鼻子有眼:3套房子加起来400多平,8处商铺超过6000平,家里摆着全是红木家具、名贵字画,甚至还敢用别人的银行卡搞理财,涉嫌洗钱。   她估摸着,这家人的资产少说也有8000万,多则一个亿。   这话一出,网上立马炸开了锅,有人好奇,曾某怎么知道这么清楚?她自己说,婚前跟人闲聊时就听说尹家有钱,结婚后公婆也总跟她“展示”家底,让她放心过日子。   可前公婆看到举报,气不打一处来,这是头一回面对媒体说话,直截了当说她是“道听途说”,没一句真的,就是想靠这事儿博眼球,给自己争利益。   但事情闹大了,相关部门不能不管,2024年7月19日,南充市发改委联合工行南充分行成立了调查组,纪委监委的人也跟着全程监督。   调查组分了三个小队,跑了好几趟成都,查房产、查账户、查收入来源,连家里的家具都没放过,什么非洲檀木、缅甸花梨木,看着唬人,实际上连字画带家具,总共也就值39万多。   最后查明白的是,尹家的财产确实有一些:3套住宅、8个商铺、2个车库,还有些金融资产,但远没曾某说的“近亿”那么夸张。   至于钱是怎么来的,主要是老两口这些年的工资,早年买房子升值赚的差价,理财的收益,还有漆某华在民营企业做财务、搞投资挣的钱。   调查组还特意查了他们的工作经历,没发现什么违规违纪的事儿,也没人举报过他们利用职务之便捞好处。   到2024年7月底,调查组跑到成都双流区,把结果当面告诉了曾某,她当场签了字表示认可。   转过天来,在法院调解下,她和尹某签了和解协议,尹家一次性给她140万补偿,以后谁也别再提财产分割的事儿,而这140万,9月初就打到了曾某账户上。   本以为这事就结了,可没过多久,曾某又申请再审,结果2025年2月被成都中院驳回了,后来有记者想采访她,她只说“太忙,不清楚情况”,让记者去问调查组,自己再也没多说过什么。   网上的议论却没停,有人觉得曾某这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靠爆料逼人家给钱,也有人纠结,尹家到底有没有问题?   其实调查组已经说得很明白,老两口就是赶上了好时候,公务员收入稳定,又懂财务,早早布局房产和理财,慢慢攒下了家底。   说到底,这事儿里最该琢磨的倒不是尹家老两口到底有没有贪污受贿,而是曾某的行为到底算不算是“骗婚”?   伦理上的问题,咱给不出啥定数,但作为群众,至少咱们应该明白,结婚不该是父母逼的,更不该是算计出来的。   离婚时,能好好商量就好好商量,实在不行按法律来,没必要靠“掀桌子”博眼球,真诚待人才是根本,靠算计维持的关系,迟早得散。

0 阅读:102

猜你喜欢

春风话趣事

春风话趣事

春风话趣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