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马占山宣布向日本投降,顿时国内上下一片哗然,讨伐声不绝于耳,然而在受降仪式上,马占山竟以不识字为由,拒绝在协议上签字。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32年,齐齐哈尔的寒风依旧凛冽,街头巷尾却因一桩消息而沸腾,马占山,这位在江桥抗战中浴血奋战的东北将领,竟然宣布向日本人投降,一时间,海内舆论哗然,骂声铺天盖地而来。 报馆头版用粗大的黑字写着“抗日名将叛国投敌”,百姓咬牙切齿,学者落笔成文抨击其背信弃义。 就在人们以为又一个英雄陨落之时,他却在受降仪式上做出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面对日方递来的签字笔与条约文本,他声称自己不识字,拒绝在协议上签字,这场原本意在展示“抗日英雄归顺”的受降仪式,霎时间变成了一出尴尬闹剧。 时间倒退几个月,1931年11月,江桥之战爆发,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马占山率部奋勇抵抗,敌军出动坦克飞机,他却只有残破旧枪与稀薄粮草,弹尽粮绝之际,他甚至将部队马鞍上的金属配件拆下熔铸子弹。 三千余将士奋战三昼夜,嫩江河水被敌人的血染红,尸体漂浮如芦絮,哈尔滨的商人自发送粮,青年学生抬担架支前,全国上下为之动容,然而这一仗,虽赢得人心,却没换来一粒援弹,蒋介石电文一封接一封,却始终未见实援一兵一卒。 江桥之后,部队退守海伦,马占山深知局势愈发危急,所部多为学生和民勇,缺乏弹药训练,伤员挤满野地,医药无从谈起,就在此时,日军派来高级军官劝降,许以高位厚禄。 他明白,这或许是拖延时间、保存有生力量的唯一方式,他答应下来,却在受降当日上演那一幕“我不识字”的戏法。 此后他进入伪满体制,表面上担任省职要员,实则暗中筹划抗战,他以检阅为名,转移军火,以剿匪为借口,秘密输送地图与物资给东北抗联,几车银元、数百匹战马、成批军装器械被悄然转运至黑河以北。 在日本人眼中,他是归顺者、是“马省长”,可在地下抵抗力量看来,他是暗渡陈仓的老将,每一车银元,都可能换来一支步枪;每一匹战马,都是未来突袭的力量。 讽刺的是,日方曾组织记者队伍拍摄他的“归顺照”,准备发布到上海、南京等地做宣传,他却在镜头前摆出不伦不类的姿态,一言不发,条约文本上只留下一个手印,不见笔迹。 当时许多人不明白他的做法,有人骂他怯懦,有人说他装疯卖傻,甚至有人彻底放弃了对他的信任。 直到他带亲信夜袭日军哨所,公开宣布诈降,外界才恍然大悟,那些被误解的日子,是他最艰难的潜伏期,而那句“我不识字”,正是他保全抗战火种的挡箭牌。 人们开始明白,他所谓的“投降”不过是一场兵不厌诈的计谋,而那句“我不识字”,更是一次以智抗敌的开场白。 多年后,在病榻之上,他已无力再提兵刃,有人劝他休养,他却仍念念不忘江桥之战中的部下名字,逐一在心中默念。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央广网——马占山将军向日军“投降”实为“诈降”的史实再添新佐证
1932年,马占山宣布向日本投降,顿时国内上下一片哗然,讨伐声不绝于耳,然而在受
猫猫背九九
2025-07-09 20:29:1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