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朝鲜战场上,一名26岁志愿军战士被炸断了手臂同时晕了过去,醒来后发现有一群敌人在身旁。他灵机一动,想趁敌人不注意,扔几颗手榴弹过去,可是就在此时,敌人发现了他! 曹庆功,1925年出生在云南牟定县共和镇漕河村,家里穷得叮当响,住的是土墙草房。他是老大,从小就得扛事。早上背着篓子去山里砍柴,柴刀抡得虎虎生风,汗水把衣服湿透;晚上挑水,桶里的水晃荡,步子却稳得像钉在地上。村里人说他老实,干活从不偷懒,谁家有难,他准第一个搭把手。逢年过节,他帮着搬桌子、分粮食,笑得憨厚,眼睛亮亮的。 1949年,解放战争打到云南,曹庆功24岁,听说招兵,啥也没多想,背上包袱就去了县里报名点。走那条泥泞山路,他没回头,母亲在门口抹泪,他只说句“保家卫国”。入伍后,他被分到解放军,训练场上从不含糊。练射击,他端枪稳稳的,枪响靶落,次次名列前茅;夜行军,他翻山越岭,动作快得像只豹子。战友们都记得,有回剿匪,他一个人摸进敌寨,黑灯瞎火,把敌情探得一清二楚,部队顺势全歼敌人,他立了大功。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曹庆功随部队接到命令,要跨过鸭绿江。他在宿舍里,借着油灯给母亲写信,毛笔在糙纸上划拉,字歪歪扭扭:“儿为国尽忠,娘别挂念。”出发那天,他扛着钢枪,踩着冰冷的江水,眼睛里全是报国的火苗。25岁的他,早就把命交给了祖国。 1951年春,朝鲜战场红川江北岸,286高地是志愿军防线的命门,地势高,控着下面的路,美军非抢不可。他们调来5门榴弹炮,20多门迫击炮,火力猛得吓人。曹庆功带着一个小分队奉命守高地,战壕里满是焦土,空气呛得人喘不过气。敌军第一波攻势来得狠,坦克碾着地,轰隆隆响,士兵跟潮水似的涌上来。曹庆功趴在战壕边,手握步枪,冷静指挥,子弹打得准,敌人一波波被撵回去。仗打到傍晚,阵地前敌兵尸体堆得老高,志愿军的子弹却快没了。 天黑了,敌军又来,炮火更猛。曹庆功抓起机枪,哒哒哒扫射,子弹擦着钢盔飞,泥土溅一脸,他眼都不眨。战友小李中弹,血染军装,倒下前喘着气喊守高地。曹庆功咬牙点头,喉咙堵得慌。到第三波进攻,队伍只剩四个人,他把人聚一块,分了最后的手榴弹和子弹,准备拼死守住。敌军越打越多,志愿军却越来越少,高地眼看守不住了。 凌晨,敌军炮火像不要钱似的砸,火光把天都映红了。一枚炮弹在曹庆功旁边炸开,冲击波把他掀翻,右臂炸没了,血喷一地,他当场昏过去。过了不知多久,他被疼醒,右臂空荡荡的,衣服全是血。周围静得吓人,战友都牺牲了,阵地一片死寂。远处传来敌军靴子踩石头的声响,还有英语的低声交谈。曹庆功咬着牙,左手摸索,捡起散落的手榴弹,塞进破军装里,手指扣住拉环,闭眼装死。美军扫荡过来,踢着弹壳,漫不经心,以为他就是具尸体,跨过去没当回事。 曹庆功屏住气,忍着疼,手攥着拉环,随时准备动手。就在他要拉响时,一个美军低头看他,俩人眼对眼。那美军吓得要喊,曹庆功不等他出声,猛拉拉环,左手甩出手榴弹,身体压住最后一枚。轰隆一声巨响,火光吞了周围,十几个美军当场倒下,曹庆功也被炸得血肉模糊,永远留在了高地。 爆炸的烟散了,志愿军援军赶到,发起反攻,把286高地夺回来。担架员清战场,在曹庆功牺牲的地方,只找到几片烂军装和手榴弹的引线,啥也认不出来。战友们站那儿,低头默哀。有人捡到一支钢笔,认出是曹庆功写家书用的,默默交给了指挥部。那支笔,笔帽都磨秃了,上面还有他手指的印子。 仗打完,志愿军总部追授曹庆功特等功,给了“一级战斗英雄”的称号。牟定县漕河村后来修了烈士碑,曹庆功的名字刻在上头,清明节,村里人带着花去祭奠。老人们讲他的事,孩子们围着听,眼睛瞪得溜圆。学校里,老师拿他当榜样,教娃们啥叫爱国。
1951年,朝鲜战场上,一名26岁志愿军战士被炸断了手臂同时晕了过去,醒来后发现
杰彦评娱乐
2025-07-09 15:34:26
0
阅读: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