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男子提前9个月定好婚宴大厅,临近婚期却被通知和别人定重了!男子:“我比对方早5个月定,我定50桌,他定20桌,凭什么一直让我换?”网友:不用想,对方肯定有关系!
“提前9个月,交了1万定金,结果酒店跟我说厅没了?被比我晚订5个月、只要20桌的人占了!我50桌客人怎么办?分两个厅吃饭?中间隔着三百米啊!”张先生的声音里压着火。 根据河南广播电视台7月7日的报道,事情要从今年1月说起。张先生和未婚妻把婚期定在10月3日,国庆黄金周的大好日子,怕抢不到心仪的场地,他早早相中了本地一家国际酒店的“白金汉厅”,厅大敞亮,摆下60桌绰绰有余。
1月份,他爽快交了1万块定金,酒店工作人员微信上确认无误:“白金汉厅,收到定金。”
原以为板上钉钉,谁知6月底晴天霹雳,酒店突然来电,支支吾吾:白金汉厅可能得换,因为“订重了”,对方也是结婚,今年6月才交的定金,只要20桌。
张先生懵了:“我1月就定了,他6月才来,凭什么我让?”酒店的解释苍白无力,负责收他定金的人,“忘了”登记系统。结果半年后,同一个厅又卖了一次。
为了婚礼顺利,张先生起初忍了,可实地一看新换的厅,他彻底炸了。那厅小得可怜,顶多塞下20桌出头。他50多桌的宾客怎么办?婚礼仪式勉强挤在一起看,看完就得兵分两路,一拨人留在原地,另一拨得穿过三四百米,去另一个厅吃饭。
张先生心凉半截:“这不成笑话了?村里人背后不得戳断我脊梁骨?看也看不好,吃也吃不好!”
更憋屈的是,对方只要20桌,却硬占着能摆60桌的大厅。酒店的态度更让人心寒,反复劝张先生让步,对“先来后到”的铁律视而不见。张先生百思不解:“凭什么?就凭对方难缠?还是酒店惹不起?”
僵局持续。面对媒体,酒店只含糊承诺“会再和另一家沟通”,争取“圆满解决”。这轻飘飘的回应,难消公众疑虑。
“事出反常必有妖。” 这老话在网友看来,简直一针见血。
“明摆着呗!那20桌的,怕是哪位贵客吧?酒店不敢得罪,只能捏张先生这软柿子。” 一条高赞评论点破许多人心照不宣的猜测。
也有网友分享类似遭遇,结局却意外暖心:“我也遇到过!酒店把我订单搞丢了!老板直接说,钱他出,让我赶紧去找新地方!最后一周,他愣是帮我搞定了香格里拉!档次直接翻倍,岳母家都以为我装穷呢!” 这条评论像一束光,照出商家担当该有的模样,用最大诚意弥补过失。
酒店本应是幸福时刻的守护者,张先生提前规划、按章交付定金,所求不过一个稳妥安心。然而一句轻飘飘的“忘了登记”,击碎了契约的基石。更令人齿冷的是,面对自身重大过失,酒店选择的不是全力补救、承担责任,而是将麻烦转嫁给守约者,甚至可能因对方“分量”更重而牺牲张先生的权益。这背后,是赤裸裸的欺软怕硬,是对商业信誉的轻贱践踏。
那张薄薄的定金收据,承载的是新人对未来的郑重承诺和无限期待。酒店随手一“忘”,忘掉的不只是电脑系统里一条记录,更是对客户信任的珍视、对契约精神的敬畏。当“后台”或“关系”成了决定服务先后的砝码,普通消费者的安全感将荡然无存。
张先生仍在等待一个公道。他的遭遇绝非孤例。每一次对“关系户”的退让,都在蚕食市场公平的基石。
你身边有过这种糟心事吗?酒店这做法,你们说合理吗?
消息来源:河南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