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精准预判了马斯克及“美国党”的结局,他会用实际行动证实中国的博大精深也会失误吗?拭目以待! 当马斯克在2024年力挺特朗普登上总统宝座时,中国的观察者们便敏锐捕捉到权力游戏的残酷本质——就像古代帝王对待功臣的“兔死狗烹”法则,政治盟友的价值往往随利益消长而迅速贬值。 这种基于历史经验的预判,在短短数月后便得到验证:特朗普签署的“大而美”法案,不仅取消了新能源汽车补贴,更通过削减社会福利为富人减税,直接重创马斯克旗下企业的核心利益。 即便马斯克掌控着全球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即便他发起的民调显示65%的民众支持成立第三党,可一但不符合美国执政党的利益,即便是世界首富也得遭受打击。 而从法律层面看,各州对新政党的严苛限制几乎构成无法逾越的壁垒:仅加州就要求新党吸纳0.33%的选民或收集110万签名,而联邦选举委员会的认证程序更可能遭遇两党联合阻击。 这种制度性障碍,使得绿党、自由党等第三党即便存在数十年,仍难以在国会获得哪怕一个席位。而马斯克的美国党相比起他们,并没有什么独特的优势,自然也不可能做出突破。 而历史的镜鉴,在此刻便显现出惊人的相似性。 明朝崇祯年间,东林党与阉党虽水火不容,却在面对新兴的复社势力时迅速联手打压,最终将其彻底铲除。如今的美国政坛,民主党与共和党同样展现出对权力垄断的高度默契。 当马斯克宣布成立“美国党”并宣称要争取2-3个参议院席位时,两党立即启动舆论围剿:特朗普嘲讽其“荒谬”,民主党则通过立法程序强化对第三党的限制。 这种默契并非偶然——美国选举制度设计的核心,正是通过“赢者通吃”规则和严格的辩论参与限制,确保资本与权力的闭环循环。究其本质,与三百九十年前的崇祯时期两党排异并无不同。 即便拥有万亿身家,马斯克仍难以突破这种政治困局。他设想的“集中资源争夺关键选区”策略,在美国国会的现实运作中显得过于天真。历史数据显示,即便在两党势均力敌的选区,少数派议员也必须依附多数党才能推动立法,否则将迅速被边缘化。 更关键的是,马斯克的政治主张与共和党高度重合,既缺乏独特的纲领,也难以吸引固化的党派选民。这种“换汤不换药”的政治游戏,注定无法真正撼动美国社会的深层矛盾。 因此,美国党最后的下场必然是自寻“死路”,无法动摇美国现在的执政体系,若是不信的话,就让我们拭目以待2026年的中期大选吧。
马斯克在德州的政治布局远比外界看到的更深远。7月5日他宣布成立“美国党”,与特朗
【5评论】【2点赞】
玉树临风
同意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