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志愿军在清点战俘时,惊奇地发现,有63个俘虏无人认领。正疑惑时,两个

尔说娱乐 2025-07-09 09:28:45

1951年,志愿军在清点战俘时,惊奇地发现,有63个俘虏无人认领。正疑惑时,两个小战士突然开口:“他们都是刘光子一个人抓的!”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51年4月,志愿军战士在雪马里战斗中大获全胜,成功端掉英国王牌格罗斯特营的一千多人。   这一仗也成为整个第五次战役中, 我军打的最漂亮的一仗。   在清点俘虏的时候,我军却发现有63名俘虏迟迟没有人认领。   这种和功绩挂钩的事情,怎么会没有人认呢?   就当大家疑惑不解的时候,有两名小战士举着手高呼:   “他们都是刘光子俘虏的!”   大家这才恍然大悟。   如果是刘光子,那就怪不得他不来认领。   部队中的人都知道, 刘光子是一个非常沉默寡言、不图名利的人。   他总是默默做好事,却也不让人知道。   不过,他究竟是如何为凭借一己之力, 俘虏这63名敌人的呢?   刘光子出生在1921年,是内蒙古人,1946年参军。   在解放战争时期,他就已经参加过不少战斗,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后,时任志愿军第63军第187师第561团1营2连班长的他跟着大部队一起上了战场。   1951年4月初,志愿军司令部们在一起商量下一步作战计划。   他们认为,敌人在打到三八线之后,一定还会继续北进。   兵器他们的作战方式极有可能是以侧后登陆配合正面进攻。   因此,在他们执行计划之前, 志愿军一定要先行进攻,抢占先机。   这个任务就被交到了63团手上。   4月22日晚上九点,第63军突然发起攻击。   敌人没想到,我军竟然先发制人。   毫无准备的他们被打的溃不成军,志愿军561团很快占领临津江,俘虏敌军一百多人。   刘光子则是带着战士们攀上悬崖,然后从山上向山下进攻,成功控制了绀岳山。   战斗还没有结束。   在这场战斗中,最关键的当属雪马里这一战。   雪马里的位置相当重要。   这里地势比较高,可以俯瞰好几条重要公路的情况。   当时, 英国的“皇家格洛斯特营”以及炮连、迫击炮连、坦克连等驻扎在这里,大概有一千多人。   想要将这样一个装备精良、配置已经达到团级的部队歼灭,必须要付出大量的兵力。   战斗打响之后,187师正面进攻,吸引火力,其余士兵多路迂回穿插,死死将英国部队包围住。   敌人调来飞机支援,分三路进攻,但是却都被刘光子所在团挡了回去。   为了防止敌人逃跑,刘光子带着两名战士冲上高地,监视着山下的公路。   果不其然,他们在树林中发现八九个英国大兵。   刘光子直接将一枚手雷扔向他们, 自己则顺势朝山坡滚下。   他让两名战士打掩护,自己孤身一人前去探查敌情。   在树林中,他看到黑压压一片敌人。   刘光子怕他们反抗,于是大声用英文喊了一句“缴枪不杀”。    接着,他又用中文喊道:   “一班向左,二班向右,三班跟我冲!”   他这一嗓子,让敌人误以为有很多人。   刘光子跑这儿打几枪、跑哪儿打几枪,敌人被吓得忙喊“投降”。   成功震慑住他们之后,刘光子将他们集合在一起,清点之后有63人。   就这样,刘光子一个人押着长长的队伍向外走去。   在路上,有一部分俘虏想逃,刘光子直接扔出一枚手雷, 成功将他们震慑住。   那两名战士来接应他,将俘虏押回了部队。   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但是刘光子却没有声张。   1951年底,刘光子被授予“孤胆英雄”荣誉称号,并记一等功。   1953年,刘光子去苏联参加世界青年联欢会,受到了斯大林的亲自接待。   他问刘光子:   “你怎么能一次俘虏那么多英军?”   刘光子不好意思地说:   “反正当时是豁出去了。”   他自己不怕死,但他赌那些英国人怕死。   正是因为拥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刘光子才能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绩。 主要信源:(CCTV国家记忆——他一人俘虏63名英军,曾获周总理亲自赠枪!)

0 阅读:0
尔说娱乐

尔说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