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川军144师代师长张昌德率部投日,团长黄克烈被强行裹挟。在投日仪式上,黄克烈气得吐血昏迷。 川军144师曾是刘湘时代的“模范师”,刘湘说过,“敌军一日不退中国境,川军一日誓不还乡”,刘湘率川军出川御敌时,144师被编入50军,后50军和21军合编为二十三集团军,由刘湘兼任总司令,唐式遵任副总司令。 然而不久刘湘因病到汉口医院治病时,老蒋为削弱刘湘实力,就任命唐式遵为集团军总司令。 刘湘与唐情同手足,他没想到,唐为了上位会背叛他,倒向了老蒋。刘湘病死后,老蒋为了扩大唐的影响力,想把他提为“四川王”,但唐名声太臭,受到川军内部多人抵制,最后被迫调赴第三战区。 但即便如此,唐的地位仍旧不稳,刘湘旧部对其耿耿于怀,军长郭勋祺就是其中之一。老蒋为了稳固唐的大位,可谓煞费苦心,不惜撤了郭的职务。 此后,唐又将21军的一个师和50军的一个师进行了对调,此举令50军气愤不已,特别是144师,师长张昌德拒绝第三战区长官部委派的师长到任。 张昌德四川荣昌人,家资丰厚,其姑父潘佐又是刘湘的心腹,在金钱与其姑父的提携下,未立半分功功,竟升至144师的团长。 川军出川抗日后,张昌德所率部队遇到日军总是一击即溃,当然其中有武器装备不良的因素,但张指挥无能却是主要因素。 在“皖南事变”中,144师参与了对新四军的血腥围剿,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面目暴露,导致144师内部人心不稳,一些爱国官兵不愿再为国民党卖命,有人离开,有人则趁乱四处搜刮民财。 时任144师师长唐明昭因受顾祝同猜忌,被迫辞去师长职务,这让身为团长的张昌德暗自窃喜,因为他早就觊觎师长的位子。 于是,他不惜重金贿赂顾的亲信们,以求他们助他登上师长之位,但一番贿赂下来,他也只得了个代理师长,而师长之位则由顾的亲信柏良出任。 张昌德对此怀恨在心,于是联合部下给柏良设障,在他来的途中设了埋伏,导致柏良迟迟没有就任。 为此,顾祝同专门派人从中调停,柏良也表示自己只是服从命令,并不是非要当这个师长,张依然不给他们面子,反而提了一个苛刻的条件,柏良想上任也行,每月送他240块大洋,外加三千法币,这不是很明显在为难人吗? 张的不识抬举一下惹恼了顾祝同,于是便想将144师打散,调至石埭整编,并撤销其番号,再进行改编。 没想到张得知了顾的计划,将此事公之于144师,全体官兵义愤填膺,拒绝接受改编。顾也不惯着他,密电唐式遵,决意围剿144师。 唐式遵先出动了三个师打头阵,之后又派出六个师,一共调集了9个师围剿144师,张此时便急于寻找出路。 他曾派人与共产党联系过,但他曾经参与过皖南事变,始终对我党持有怀疑态度,就在他犹豫不决人时,大汉奸吴洪年找到了他,吴曾在144师当过连长,和张熟识,于是便来找他,要他投降日本人。 日伪开出的条件十分诱人,只要他归顺,即刻升任军长,军饷供应充足,还有南京、上海的大宅子任他挑选。 但张的胃口大得很,还看不上军长,提出要当司令一类的大官,日伪马上答应。次日,日军便送来一张“皖南独立方面军总司令”的委任状,外加“见面礼”一千两黄金。 张见钱眼开,马上召开团长营长参与的军事会议,在会上表明投日意愿。 川军是一支抗日部队,上下官兵怎么可能愿意投靠日本人,做卖国贼,违背当初出川的初衷呢。 432团团长黄克烈听后,率先站起来表态,他说:“我们出川是为了抗日,怎么能投日,这是遗臭万年的事,对长官部不满,可以向军委会申诉,大不了把部队拉走去打游击,无论如何我们是绝不能投日的。” 张在会上也没有贸然行动,表面说暂不考虑,但到晚上他就行动了。当晚,张派警卫连袭击了432团,抓捕了黄。 之后,日伪军帮他击退了唐的正面进攻,张昌德随后正式投日,为了表忠心,还将重型武器上缴。 432团的官兵得知长官被抓,军心大乱,部分士兵自行组织离队,张派人去追,结果追兵中途也跑了大半,张不得人心的举动,谁愿跟着他当亡国奴呢。 后来,日军占领南陵后,张昌德在南陵举行了就职仪式,在就职当天,张强行将黄押解到台上,宣布他出任伪军总司令、黄出任副总司令,黄在台上气得吐了一口血,一下便昏了过去。 张的姑父潘佐为此气得开枪自杀,留下一封遗书,希望顾祝同能安排他的家小返回原籍。 张投降后,得了不少好处,也残害了很共产党人和老百姓,但他没得瑟几天,日军便败了。 日本投降后,张又拿重金去贿赂国民党高层,经过一番疏通后,他不仅没被追责,还当上了国防部少将参军。 回到重庆后,他还假惺惺地去拜访了刘湘的夫人,结果被刘夫人赏了两耳光。 随着战后肃奸工作的推动,不少被张残害过的人起来反对张,他们联名请求国民政府治张的罪,迫于舆论压力,老蒋下令逮捕了张。 1947年,张昌德被判处死刑。
1944年,川军144师代师长张昌德率部投日,团长黄克烈被强行裹挟。在投日仪式上
琴音绕梁意韵绵
2025-07-09 06:15:3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