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工艺 嵌 瓷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粘”,是以绘画和雕塑等造俗称“贴饶”“扣饶”型艺术为基础,运用剪取的瓷片通过镶嵌来表现形象的装饰艺术,与木雕、石雕并称潮汕三大建筑装饰艺术。传统文化中稀有的特艺品种,是用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剪取瓷片镶嵌而成的建筑装饰艺术。嵌瓷工艺美术作品因“历经风吹雨打、烈日曝晒而不褪色的特质”而闻名遐迩,因此被誉为“永远亮的艺术”。
制作工序:
塑坯胎
称缚瓦骨。用砖条、瓦片等材料,剪切成所要镶嵌对象的棱骨构件,若立体嵌则要先用铁丝扎好的骨架,后配上用石灰、红糖和草纸调匀而成的灰浆塑好雏形。
剪取瓷片
称剪饶。一般是把完整的瓷器往硬地摔或用钳子敲击,后依裂开瓷片的形状用钳子加工取饶。
镶嵌瓷片
称贴饶,也就是嵌瓷的实际过程了。这会制作的师傅要有一定的造型和色彩基础,作品的档次、水平在这道工序决定。
综合调整
从整体构图、设色、层次、疏密、动态、造型等作各个角度斟酌,该增该减反复调整,如室内部分和单件工艺品加以贴金、描银、钩线,有的还用玻璃珠,胶片点缀。
普宁嵌瓷造型生动细腻,釉彩富丽多姿,尤其质地坚实,久经风雨烈日而不褪色,在年降雨量大、夏季气温高且常有台风侵袭的亚热带地区,为其他装饰工艺所无法代替,是自成一体、独具特色的稀有工艺品种。中国文化艺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