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海南解放时,四野官兵登岛后,望见前来接应的琼崖纵队战士们,官兵顿泪如雨下:2万多革命同志,许多人都还穿着红军时期的军装,全身上下破破烂烂。 要说琼崖纵队,得从1927年讲起。那年“八七会议”后,中共琼崖特委把全岛的工农武装整编成琼崖工农革命军,开始跟国民党反动派干仗。冯白驹,当时还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成了这支队伍的党代表。这支队伍后来改了好几次名字,从革命军到抗日独立队,再到解放战争时的琼崖纵队,骨子里一直没变——那就是为人民打天下,绝不低头。 刚开始,他们势头很猛。1930年,冯白驹当上琼崖特委书记,把红军从一个团扩到三个团,接连拿下万宁、乐会、琼东好几个地方,眼瞅着就要打到海口。可国民党也不是吃素的,紧急调来一个旅的兵力,发动反扑。红军吃了亏,伤亡不小,冯白驹只好带着百来号人退到母瑞山,打起了游击战。 母瑞山那地方,山高林密,条件差得没法说。粮食没了,战士们就上山挖野菜,摘野果,冯白驹还给一种像菠菜的野菜起了个名,叫“革命菜”。这菜吃多了拉肚子,可没得选,只能硬扛。衣服破了,就剥树皮凑合着穿,晚上冷得睡不着,几个人挤一块儿取暖。敌人还不消停,四处搜剿,队伍从一百多人一下子减到二十六人。 这二十六个人,硬是凭着一口气撑了下来。冯白驹带着大家,一边躲敌人,一边想办法保存力量。1933年,他们瞅准机会,突围到琼山县,重新跟党组织联系上,慢慢把队伍拉起来。这一把火没灭,后来还烧得更旺了。 抗日战争来了,国共合作,琼崖的红军改编成抗日独立队,冯白驹当队长。1937年,他去跟国民党谈判,结果半路上被抓了。国民党想压服他,可冯白驹在牢里都不屈服,还组织狱友干革命。群众闹起来,党中央也施压,最后国民党没办法,只好放人。 放出来后,冯白驹带着独立队跟日寇干上了。1939年,日军五千多人登陆海南,他们第一时间冲上去阻击,保住了不少老百姓。之后还搞了几次伏击,干掉日军好几个军官,缴了不少装备。队伍从三百人涨到一千多,建了好几个根据地,老百姓都说,这才是咱们的队伍! 可国民党看不下去,跟日寇暗地里勾结,想借刀杀人。日军来了八千兵力扫荡,独立队的电台还被炸了,跟中央联系不上。冯白驹当机立断,带着队伍打游击,硬是拖到抗战胜利。 抗战一结束,国民党就翻脸,抢地盘、打内战。1946年,他们三万兵力攻白沙解放区,琼崖纵队七千人迎战。冯白驹不慌不忙,用毛主席的战略方针跟敌人周旋,半年就把国民党打得没脾气。中央发来贺电,队伍也正式改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冯白驹当司令员兼政委,手下两万多人,成了海南解放的硬底子。 1949年底,中央决定派第四野战军十五兵团渡海解放海南。冯白驹带着琼崖纵队忙活开了,筹粮食、找船、送情报,还派人偷渡出去跟野战军对接。1950年3月,先锋部队在琼崖纵队掩护下顺利登陆,打乱了敌人的计划。4月16日,大部队渡海,17日一举突破国民党防线,23日解放海口,月底全岛解放。 1950年4月17日,四野官兵登岛后,看到琼崖纵队这两万多战士,心里真不是滋味。二十三年啊,从1927年到1950年,这帮人没离开过海南,吃的苦、流的血,比谁都多。他们的军装还是红军时期的,破得不能再破,有的裤子短到小腿,袖子磨成布条,可帽上的红星还亮着。这哪是衣服啊,分明是革命的勋章!四野官兵泪水哗哗流,不是因为难过,是敬佩,是感动,是觉得这些同志太不容易了。 海南解放后,冯白驹没闲着,当了海南区委书记、行署主任,还管着军区。土地改革、建学校、修医院,他都扑在第一线。生活上他特朴素,衣服自己买,缴获的财宝一分不留,全上交国库。1955年,他得了好几枚一级勋章,全国才五十一个人有这荣誉。1973年,他在北京去世,享年70岁,后来中央给他平反,立了雕像,名字刻在海南人民心里。琼崖纵队的战士,有的继续当兵,有的回家干建设,都是新海南的顶梁柱。
1950年海南解放时,四野官兵登岛后,望见前来接应的琼崖纵队战士们,官兵顿泪如雨
周平聊历史
2025-07-08 17:45:27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