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离谱了吧!6月24日,澳大利亚,18岁男子和女友同居,为了庆祝这一值得纪念的日子,男子举办了一个派对,在派对上,男子兴奋过头,酒精上头就想来个后空翻炫技,结果直接后脑勺着地。当时他还能起身,只说头晕,大家都没在意,以为就是小磕小碰。谁知道第二天,他就陷入昏迷,被送进ICU...... (信源:潇湘晨报——澳洲18岁少年与女友同居太兴奋,后空翻失败头部重创身亡) 十八岁,对一个澳洲少年来说,本该是独立、工作、与爱人共筑新生活的起点。可谁也想不到,一场庆祝这些喜事的派对,竟成了人生的终点。这听起来像个编出来的故事,却是一桩真实得令人心头发紧的悲剧。 故事的主人公桑尼,刚刚成年。他的人生正踏上快车道:找到了一份建筑工作,也和女友搬进了新家,准备开启独立生活。对他的家人来说,这无疑是天大的喜事,儿子的未来一片光明。 为了给他庆祝,家人决定大办一场派对,把亲朋好友都请来,分享这份喜悦。桑尼起初觉得不必如此铺张,但看着家人兴致勃勃,也不好扫了大家的兴,便和女友一起开心地布置起新家。 派对那天,气氛热烈又温馨。酒过三巡,桑尼在酒精和幸福感的双重作用下,情绪达到了顶点。他大概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走运的年轻人,于是兴冲冲地站起来,要给所有人表演一个后空翻助兴。 亲友们都好奇地看着,没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妥。可桑尼毕竟不是专业人士,加上喝了酒,他猛地向后一翻,身体却完全失控,后脑勺结结实实地撞在了坚硬的地面上。 所有人被吓一跳,赶紧扶他起来。桑尼晃了晃脑袋,称“头有点晕”,身体无大碍。这句“头有点晕”加上他能站起来的表象,让大家包括桑尼自己都松了口气。 大家想当然觉得只是轻微碰撞,最多轻微脑震荡,睡一觉就好。第一个致命误判在众人“常识”中悄然发生,错过最佳干预时机。 派对散场,桑尼回房休息。一夜无话。 第二天早上,家人见桑尼未起,而后发现他昏迷,叫不醒。众人意识到情况严重,立刻送他去医院。但从受伤到昏迷,关键的抢救时间在无知与侥幸中流逝。这第二次失察让病情更棘手。 医院的诊断结果,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毁灭性打击:颅内有肿块,并伴有严重的中风。这意味着桑尼颅内持续缓慢出血,最终压迫了大脑。医生团队立刻为他进行了紧急手术,拼尽全力与死神赛跑。 可惜,一切都太晚了。那场派对是6月24日,而在6月30日,桑尼的心跳永远停止了。从庆祝新生到宣告死亡,仅仅一周。一个十八岁的鲜活生命,就这样以一种近乎荒诞的方式,戛然而止。 巨大的悲痛瞬间压垮了桑尼的父母和女友。他们怎么也无法把那个在派对上畅谈未来的阳光男孩,和冰冷的现实联系起来。为了处理后事,家人在募捐平台上为他筹集了超过两万澳元的丧葬费。 这件事过后,很多人用“乐极生悲”来总结。这四个字的确精准,但也过于简单。进一步看,这场悲剧暴露了几个被我们日常忽视的致命盲区。第一,酒后或得意忘形时,千万别去做那些自己根本不擅长,又带有风险的危险动作。人的身体,远比想象的要脆弱。 第二,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永远不要轻视任何头部的撞击。哪怕当事人看起来“没事”,一句“头晕”就已经是最高级别的警报。所谓“睡一觉就好”的侥幸心理,无异于把生命交给运气。 最后一个警示,则指向我们每一个人。当看到朋友或家人准备做一件蠢事时,一句劝阻,一个及时的拉扯,或许就能避免一场无法挽回的灾难。我们总以为悲剧离自己很远,可它往往就诞生于一连串微不足道的疏忽里。 庆祝成年、庆祝独立,庆祝一个再也不会到来的未来,还有比这更讽刺的吗?说到底,平安健康,才是人生最经不起挥霍的财富。
别看澳大利亚人口只有2730万,但澳大利亚可是拥有大城市的国家,而且还是不止一座
【2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