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凌晨,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的伊尔斯基炼油厂技术车间被乌克兰远程无人机击中,真正的精准打击,内部设施受损。 7月7日傍晚,又有消息称,乌克兰的远程攻击型无人机成功袭击了位于莫斯科地区JSC克拉斯诺扎沃茨基的武器工厂,造成一系列爆炸。该工厂负责生产炮弹以及“沙赫德”无人机的温压弹头。 这让我不禁思考,乌克兰的无人机一天之内接连袭击了俄罗斯的两处重要军事设施,究竟是如何突破重重防空网,成功深入俄罗斯本土,仿佛“逛菜市场”一般轻松?俄罗斯的防空系统为何无法将这些无人机拒之国门之外? 说实话,如果俄罗斯仍然没有有效的反无人机对策,任由乌克兰的无人机如此肆意爆炸下去,那么俄罗斯的战略资产迟早会被一点一点摧毁。炼油厂、化工厂、弹药厂、军用机场、油库等重要设施,极有可能成为乌克兰无人机的目标。 从战略上看,乌克兰目前的作战方式类似于持久战,更多侧重防御。它通过“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慢慢消耗俄罗斯的力量,而俄罗斯则显得更急于求胜。对乌克兰而言,虽然局势艰难,但西方国家的军事援助始终是后盾,一旦乌克兰前线陷入困境,西方援助便会源源不断地补充过来。 因此,俄罗斯若想从乌克兰战争中解脱出来,必须改变常规的应对思路。当前最需要的是果敢的决策和面对失败的勇气,真正的智者懂得适时调整战略。只有确保国家的长远实力,俄罗斯才有机会继续发挥影响。如果一味坚持到底,最终可能会陷入无法承受的困境。
乌克兰终于动了。不是嘴上的反攻,而是真刀真枪捅进了俄罗斯的后腰。7月5日凌晨,
【22评论】【2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