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一把手提前对华露底:特朗普任期,不想与中方正面交手
2025年3月,美国国防部长海格塞斯在记者会上揭露了一个惊人的消息,特朗普未来四年不打算与中国正面硬碰硬。这一言论引发了广泛关注,因为在过去几年里,特朗普以“硬刚”形象深入人心,尤其是在贸易战期间,依靠高额关税压制中国。然而,为什么这位曾高举“美国优先”旗帜的总统突然改变了策略?
特朗普的“硬碰硬”政策曾经让全世界感受到美国的决心。2018年,特朗普发动贸易战,对34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随后进一步扩大关税范围,目标直指中国。然而,现实却没按预期发展。美国经济受损,失业率攀升,全球市场波动不已。最重要的是,特朗普发现中国在面对压力时的韧性远超预期,经济并未因此崩溃,反而在转型中取得了更大突破。
而在这一过程中,美国社会的反应尤为明显。民众高企的物价,制造业和农民的困境,逐渐让特朗普感到迷茫。随着国债飙升,经济增速放缓,他深知再“硬刚”下去,美国可能不仅无法从中国分一杯羹,反而会拖垮自身。
2025年,特朗普在第二任期的初期便面临一个烂摊子——债务危机、国内政治撕裂、外部竞争加剧。他需要的是一个“稳妥的战略”,而非继续在国际舞台上与中国为敌。此次国防部长的表态,恰恰是特朗普通过团队重新审视对华政策后,决定采取的新路子。此举明显透露出特朗普不再急于将中国视作唯一对抗的目标,而是开始以更为战略化的方式进行布局。
不仅如此,特朗普深知中国在稀土资源方面的控制力已经成为美国军工的瓶颈。若与中国彻底闹僵,断供稀土的后果将是美国航空航天产业的致命打击。F-35战斗机和B-2轰炸机等美国顶级武器的生产将停滞不前,这对美国军事霸权构成极大威胁。
2025年,特朗普再次坐上美国总统宝座,面对着从未有过的挑战。他的策略显然在逐渐转变,从“硬碰硬”到“务实合作”,他开始更注重国内经济的复苏与外部竞争的平衡。这次的表态并非偶然,而是他深思熟虑后的战略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