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欠任何国家的!越南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达了真实的想法,说中国有义务帮助越南。其实不光越南,看看世界上很多小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的表现,他们的想法跟越南一样。不给好处就撒泼打滚,要么故意去和西方走近点,要么就故意弄个政策针对中国。 很多亚洲国家体量小、资源有限,难以和大国直接竞争,但又不想错失发展壮大的机会,中国巨大市场和资本,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号召力,所以这些国家常常采取“只要能得到好处就靠近,得不到就另想办法”的态度做事,政策摇摆非常明显。 一边是希望中国继续投资和购买他们的产品,把中国当“主力军”,一边又担心自己的经济过于依赖中国,害怕丧失自主权和战略主动,于是就有了“分散风险”、“平衡大国关系”这样的考虑。 只要遇到不满意,就立刻和别的大国走得近些,甚至搞出一些小范围的“联合声势”,在重要议题上发表针对中国的声音,以此为筹码期待获得更多让利,反复使用“得寸进尺”甚至“赖皮”的策略来博弈,几乎成了不少国家的“标配”。 不过说实话,中国并不“欠”任何国家,改革开放几十年,中国改变命运靠的是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拼出来的,对外合作也一直强调互利、平等,从来不是谁的提款机。 国际间的援助和支持,讲的是双方需求和条件的匹配,没有任何一方有“天然领袖”或必须帮助别人的义务。 中国这些年对外投资、援建、基础设施项目不少,但都更多是出于合作的考量,并非单向的给予,反观有些发达国家,习惯用援助设定一堆苛刻的政治条件,而中国一直主张“不干涉、平等协商”,给出支持是情分,而不是欠账。 很多亚洲小国由于自己发展不容易,反而希望中国继续填补所有“短板”——甚至提出“道德层面”的要求,一旦自己的期望没被满足,就在有关话题上表态、在国际场合制造舆论压力,用“发声”抬价,争取更多资源、资金或者政策优惠。 这种操作说白了就是要最大化自己的利益,用舆论和外交姿态给中国增加心理压力,明明是在平等合作,有些国家却总把自己放在“弱者”的位置上,用各种方式倒逼中国让利,好像中国不愿给出额外好处就是“没有责任感”一样。 我们以后和这些国家打交道时,既要有耐心和包容,也要讲原则,该推进的项目、合作继续推进,合理诉求可以答应,遇到纯粹想“薅羊毛”的做法要警惕。 中国的发展是全体国人奋斗出来的,不欠任何国家任何人,只要我们理性、自信地参与世界合作,该坚持的原则坚持,国际交往能做到有分寸、不被绑架,就能在各种复杂博弈中保持主动,也不会再被各种“撒泼打滚”的策略所困扰。
越南发现被坑了,想反悔已经是不可能了,越南出口到美国从40%降到20%关税,觉得
【66评论】【75点赞】
木火灿
不收复那些故土,都不算中华复兴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