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汽车媒体咖啡圈分享了电商3.7元买到某大牌连锁咖啡
作为消费者薅羊毛的快乐是不会放过的,但实话实说,几大电商平台这样打下去,如此恶性竞争,最后还是消费者吃亏的。
说点简单的,这样下去全国只留存三家餐饮企业,所有的实体店都沦为没有议价能力的代工者。没错,没有议价能力的。平台补贴是短期的,日后很多平台做起活动来,是在商家应得的款上直接扣减的。这样低价下去,不偷工减料哪可能。
某些连锁牌子在电商平台上打爆,显而易见只做一些有科技含量的调饮,而且咖啡浓缩液减量,工序超简单的品,你品,你细品。
所以,话说回来,现在汽车行业的流量打法,过度营销,还不是异曲同工的资本套路?!
简单说,钱少花了,别想饮到好啡,更别想买到好车。能量是守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