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白车身扭转刚度,这些年很多品牌在讲,也似乎一夜之间成了大家都在卷的方向,我们

小海是推车手 2025-07-08 10:21:13

关于白车身扭转刚度,这些年很多品牌在讲,也似乎一夜之间成了大家都在卷的方向,我们来看市面上一些扭转刚度顶级的车型大概是什么数据区间:

布加迪 Veyron:60000 N·m/deg

保时捷 911 Carrera(997):33000‑34000 N·m/deg

大众 Phaeton:37000 N·m/deg

Rolls‑Royce Phantom:40500 N·m/deg

宝马 7 系 G11:42100 N·m/deg

极氪 001:50000 N·m/deg

理想 MEGA:44000 N·m/deg

与众 06:48700 N·m/deg

车身扭转刚度的直接好处,当然是被动安全足够强。这就好比,一根竹筷和一根铁筷,要折断后者的难度,显然比前者困难很多。

而推敲上面这组数据,可以观察到几点现象:

第一是新车型的扭转刚度比旧车型的高。比如大众辉腾和997代的911,尽管都是很高贵的车型,但都是首发于21世纪初的车型,因此扭转刚度都不是最强的。这点在“自己和自己比”的过程中更明显,比如没在上述举例里头的奥迪A8L,新一代产品都会比旧款更强,最新一代的D4是A8车系以来的最强扭转刚度。

第二是越贵的越强,布加迪YYDS!

第三是前面这条现象,在动力形式出现变化之后也跟着变了——电动车普遍比同价位,甚至比数倍于自身车价的油车更强。我最近买的与众06,扭转刚度高达48700 N·m/deg,对比前面的车型,实在是倒反天罡。

究其原因,主要有几点:

一是电动车相比油车,天然的结构优势。燃油车底部还要预留排气管、传动轴、油箱、消音器等部件,从而导致开口或镂空,结构上存在天然劣势。与众06诞生自MEB平台,这是一个原生纯电平台,确保了与众06的白车身底部是一个完整的封闭式框架结构,而没有上述部件导致的复杂开口和镂空。这是原生纯电平台车型相比油车和混动车,存在天然优势。

二是为了电池安全,车企不得不通过新材料和新工艺,加强电池包和整车扭转刚度的提升。比如高强度钢的运用,让笼式车身的强度更高;还有些车型则是通过CTB技术,或者一体压铸工艺,提升整车扭转刚度。汽车工业百余年,这些方法都是公开的,但大家造出来的车扭转刚度差别那么大,更多是选择问题。在安全性上,大众安徽选择了同价位少见的结构和工艺。首先是高达29%的热成型钢,覆盖车底、AB柱、前后防撞梁、仪表横梁等关键部位;然后是前排座椅底部的两条高达2000MPa地板横梁;再然后是三明治结构的蜂窝铝加厚门槛,这种材料+结构设计,有些类似于纸箱,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支撑性。当然,不是每一个新能源车都会这样做,比如最近销量很火、价格很便宜、尺寸很大的车型,整车扭转刚度就不到40000 N·m/deg。

三是针对性的平台设计,事半功倍的实现车身刚性的提升。与众06的电池包在车身底部中央,电池包高刚性体集成和封装排列,再固定到车身底部,相当于比油车天然的增加了一个刚性底板,能够显著提升车身的扭转刚度。目前主流的新能源车电池包都放在车底,与车身一道形成巨大的刚性底板,这也是MEB平台与生俱来的优势,48700 N·m/deg的车身扭转刚度数据,在20万以内都是难以找到对手的。

看完数据,再去开去感受与众06,你会发现这个白车身一切都是优秀那么恰到好处。不仅让这台车的被动安全更强,更让这台车开起来的底盘动作的一致性、行驶中的隔绝感,都冠绝这个价位。

买车的时候,有的人追求动力操控,有的人追求智能化,有的人追求舒适享受,有没有人追求一个优秀白车身的?有,只是相对少一些,因为毕竟这个特质太不显性了。但是你用心去感受,还是能明显体会出区别。而且,这种不显性的结构优势,但凡用上了,那就是救命的优势。

0 阅读:0
小海是推车手

小海是推车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