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索马里向我国付了一半定金,购买了24架歼6战斗机,哪知道,战斗机交货

云隐幽谷觅仙踪 2025-07-08 00:53:43

1979年,索马里向我国付了一半定金,购买了24架歼6战斗机,哪知道,战斗机交货后,索马里却拒绝付尾款。中国代表十分气愤,6次去追债都没有追回来,最后,一个小伙子想了一个妙招追回了货款。 1979年的那笔军火买卖,说实话,搁今天看,都有点像段子。索马里那会儿刚刚从苏联小弟的队伍里掉队,站在自家海岸边发愁,脑子里琢磨着怎么才能不被周边邻居揍个措手不及。他们也不是没想过再抱条大腿,可欧美看不上他们,苏联人已经把脸拉下来了,最后只能把希望放到中国身上。中国呢,刚刚开始有点底气,外交路子也越走越宽,正好碰上索马里上门要买战机,这买卖看着两边都能得利,干脆一拍即合。 按说,做买卖嘛,你给钱我给货,大家都痛快。但索马里不痛快。合同签得挺漂亮,先给1600万美元定金,剩下的尾款说是等交货了再给。24架歼6,价格比白菜还低,差不多算是交个朋友价。中国这边工厂加班加点赶生产,军代表们熬夜审核装配,那股劲头,外人根本想不到背后压力有多大。终于,一批战机送到了索马里。 然后剧情突然一转——货收了,钱不付了。理由挺简单,说白了就是没钱。中国这边脸上笑,心里急,毕竟当时那点外汇,每一块都宝贵。追债的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真不是滋味。派了代表去谈,索马里政府一句“我们不管”,踢皮球踢得比球场上的还溜。再找军方,军方也把责任往外推。来来回回七八年,催了七次账,每次都是吃了闭门羹,换成谁谁都窝火。 偏偏当时中国讲究“朋友多了路好走”,真没好意思一下翻脸。索马里日子过得也挺惨,家里穷得叮当响,战争、干旱、内乱,哪一样不是噩梦?战机倒是用得挺溜,埃塞俄比亚面前吹了不少牛皮,可钱就是拿不出来。其实也别怪他们,兜里真空,连自己国家都快养不活了。就算有点小钱,也早被别的窟窿填了。 时间一拖,问题就越搁越大。1988年,索马里又来找中国修飞机,这下中国代表算是看明白了:人家根本不是不想还,是实在还不起。你想啊,一个国家能穷到啥程度?修飞机的钱都要先预付300万美元,不然技术人员根本不动身。明摆着,拖也没用,直接要也要不回来,干脆换个法子。 这时候就有人冒了个新主意:既然现金要不到,不如换东西。那会儿索马里靠海,海里的金枪鱼多得是,就是自家渔民技术跟不上,捞不到多少。中国那会儿正好有一票远洋渔船等着找活路。两边一合计,不如让中国的船去索马里海里捞鱼,捞上来的金枪鱼折钱还账,这样大家都能松口气。 说干就干,中国渔船开到索马里深海,开始捞金枪鱼。24海里线内,渔船满载而归。1988到1990这两年,总共捞了200多吨鱼,最后一算账,卖了二十多万美元,算是把尾款里的大头补上了。这种操作,倒也新鲜:以物换债,没现金用资源顶。顺带着中国还教了索马里点捕捞技术,渔民们手艺见长,多少有点小收获。其实讲到底,这账本也就勉强平衡,真说赚了什么天大便宜也谈不上。唯一可惜的是,刚有点起色,索马里又起内战,整个合作戛然而止,中国的渔船也只能撤回来。 这一串事,说大也大,说小也小。中国在这里没落下什么大把的钱,但外交上那点面子、那点关系,其实才是最值钱的。外人看着只是追回一笔旧账,懂行的知道,这里头有多少外交的智慧和无奈。做生意遇上这种局面,吃亏了心里有数,可也不能真把脸撕破。毕竟索马里地理位置特殊,中国那时正处于打开世界大门的阶段,非洲的朋友一个都不能少。对中国来说,这件事就像一次长跑,考验的是耐心和变通。 其实,这种靠讲道理、讲感情,甚至想点新招数去解决问题的路子,在中国外交史上还真不少。不是每次都能把账追回来,但只要能多赢得点信任、积攒点人情,哪怕赔点小钱,也值了。就像这回,金枪鱼最后能换回来点尾款,算是个交代。更重要的是,通过渔业技术合作,带着点“教人捕鱼”的意味,帮着索马里渔业迈出一小步。索马里后来咋样?老实说,几年后内战一开,全盘皆输。但这两年合作的故事,还是给双方都留了点温情。 这买卖做下来,中国其实学到的东西比赚到的钱还多。怎么和国家打交道,怎么在朋友和利益之间找平衡,怎么用最少的成本维护最大的关系网,这些都是在一次次“吃亏但不吃哑巴亏”的经历里慢慢明白的。世界不是账本,更不是非黑即白的公平买卖。有时候,生意没做成,朋友却做成了。也许十年后、二十年后,这个朋友还能在其他场合帮上一把。外交,有时候就靠这些积攒下来的小故事维系着。

0 阅读:636
云隐幽谷觅仙踪

云隐幽谷觅仙踪

云隐幽谷觅仙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