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国庆阅兵,一名年轻少尉站在天安门观礼台上,毛主席好奇询问他名字后,大笑道:“原来你就是那个口出狂言之人!”[666] 这个被毛主席特别“点名”的战士叫庞国兴,刚从中印边境战场归来。他那句让全军传诵的战斗口号,背后是一段惊心动魄的孤胆作战经历。 时间回到1962年11月18日,西藏军区某部9连在西山口高地执行反击任务。当时印军占据制高点,还部署了一个炮兵营,火力很猛。 庞国兴是班长,带着3名战士执行穿插任务。没想到刚接近敌阵地200米,就遭遇印军一个加强连的火力阻击。子弹像雨点般飞过来,情况相当危险。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这个24岁的陕西汉子做了个大胆决定,脱离大部队,带着战友王世军、冉福林直插敌人纵深。三个人像三把尖刀,硬是撕开了印军的防线。 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庞国兴的棉衣被子弹撕开了三道口子。就是在这8个小时的激战中,庞国兴喊出了那句著名的战斗宣言。 当时印军反扑很凶,他一边开火一边大喊:“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 这句话后来被刻在了军事博物馆的展板上,更厉害的是,庞国兴小组竟然连续端掉了印军两个炮兵阵地,缴获了7门87.6毫米加农炮。 当后续部队赶到时,发现阵地上到处是他们用刺刀刻下的汉字标语。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在战后总结时说:“孤胆作战,以少胜多,体现了我军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 这次战斗让庞国兴一战成名,1963年春天,中央军委授予他“战斗英雄”称号,他成为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首批获此殊荣的战士之一。 更有意思的是,中央军委还特别指出,庞国兴小组这种“战术上大胆穿插与战略上精准执行相结合”的打法,要写入全军训练大纲。 到了1963年国庆节,庞国兴作为英雄代表受邀观礼。当毛主席握住他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时,特意看了看他军装上崭新的少尉肩章,笑着说:“你现在可是名副其实的战斗英雄了!” 庞国兴当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这个放牛娃出身的战士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能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还能和毛主席面对面交谈。 那句“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后来成了全军的经典战斗口号。1964年全军大比武时,这句话响彻各个训练场。 庞国兴缴获的那些印军火炮,至今还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每年都有无数参观者在这些展品前驻足,听讲解员讲述这段英勇的战斗故事。 更值得一提的是,庞国兴小组当年的穿插路线,后来被国防大学列为经典战术教学案例。军校学员们都要学习这种“三人小组深入敌后”的战术。 这个陕西小伙后来在部队一路成长,最终当到了副师长。但他最自豪的,还是当年那8小时的孤胆作战,还有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的那句询问。 从放牛娃到战斗英雄,从普通士兵到将军,庞国兴的人生轨迹堪称传奇。但最让人敬佩的,是他在危急关头展现出的那种敢打敢拼的军人血性。 如今,庞国兴的故乡陕西子洲县建了纪念馆,每年接待参观者超过万人次。很多人专程来这里,就是想了解这位战斗英雄的故事,感受那个年代中国军人的精神风貌。 据:回眸1962:四名战士击溃印军一个团,毛主席的战士就这样天下无敌——红色文化网2017—07—20
1963年国庆阅兵,一名年轻少尉站在天安门观礼台上,毛主席好奇询问他名字后,大笑
天地菜男
2025-07-07 21:26:08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