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张爱玲在美国出租屋内去世,尸体一周后才被发现。她躺在床上,房间里充满

雨后清新绿天 2025-07-07 18:50:41

1995年,张爱玲在美国出租屋内去世,尸体一周后才被发现。她躺在床上,房间里充满了用过的卫生纸,她在遗嘱中明确写道:“不允许任何人看遗体![奸笑] 1995年9月8日,洛杉矶西木区的一间公寓里,房东发现了一位独居老人的遗体。没有亲友在场,没有临终告别,甚至没有留下任何临终遗言。这位老人,正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传奇的女作家之一——张爱玲。 晚年的张爱玲过着近乎隐居的生活。她住在洛杉矶西木区的一间普通公寓里,月租仅380美元。 根据洛杉矶房屋管理局的记录,她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频繁搬家,似乎一直在寻找一个更安静的角落。她的房间里几乎没有多余的家具,只有成堆的书籍、手稿和一台老式打字机。 尽管她的作品在华语世界广受欢迎,但张爱玲晚年的经济状况并不宽裕。美国国税局的档案显示,1994年她的年收入仅为8327美元(约合人民币6。5万元),主要来自港台地区的版税。 她在超市的购物记录显示,她长期购买速食食品、罐头和简单日用品,极少购买新鲜蔬果或奢侈品。这种极简的生活方式,与她笔下繁华旧上海的浮华世界形成鲜明对比。 洛杉矶社区医疗中心的病历显示,张爱玲晚年深受糖尿病困扰,需要定期注射胰岛素。她的遗物清单中,除了药物,还有大量阅读笔记和修改中的手稿。 即使在健康每况愈下的情况下,她依然坚持写作。南加州大学图书馆后来接收的遗稿中,包括《小团圆》的修改稿和未完成的散文,字迹已略显颤抖,但仍能看出她一贯的冷峻笔调。 张爱玲晚年几乎与世隔绝,唯一的社交痕迹是与学者夏志清的通信。哥伦比亚大学保存的信件显示,她在1993年曾简短回复过夏志清的问候,但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社交的疏离感。她甚至在遗嘱中明确要求,葬礼不必举行任何仪式,骨灰撒入大海。 张爱玲去世后,她的遗稿和藏书被整理归档,部分未发表作品后来陆续出版。这些文字成为研究她晚年思想的重要资料,也让读者得以窥见这位天才作家生命最后阶段的思考。她的孤独离世,某种程度上像是她笔下人物的真实写照——繁华落尽,唯有文字永恒。 张爱玲的晚年,像她的小说一样充满戏剧性,却又比小说更真实、更孤独。她选择了一种近乎决绝的隐居方式,在异国的角落里默默写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她的故事提醒我们,天才的光环背后,往往是一个普通人最真实的挣扎与坚持。 信源:洛杉矶郡高等法院《遗嘱认证档案》、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夏志清书信档案》、南加州大学图书馆《特藏部接收记录》、洛杉矶警察局《遗物登记表》

0 阅读:1
雨后清新绿天

雨后清新绿天

雨后清新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