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该轮到美国"坐立不安"了!美国把对中国的关税从最高145%一路降下来,却惊讶

甜心喵呜 2025-07-07 17:03:37

这回该轮到美国"坐立不安"了!美国把对中国的关税从最高145%一路降下来,却惊讶发现中国消费者像是全消失了,迟迟不回来。美国这边满头雾水,可与此同时,他们的商家却在忙着从中国大量补货。 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呢?其实这背后是中国八年来悄悄织就的一张“反关税大网”在起作用。 美国商家为啥还在大量补货?就说这液化石油气,以前中国近60%的液化石油气都从美国进口,可美国加征关税后,中国买家立刻转向了加拿大和中东。 就算后来关税降下来了,中国买家还是不回头,因为用美国丙烷的利润太薄,每吨就20美元,除非价格有大波动,不然根本划不来。 而且中国买家已经对加拿大和中东的供应很满意了,沙特的丙烷每吨600美元,中国买家愿意多花30美元买,也不愿意再用美国的。 手机和电脑这些电子产品也一样,美国自中国进口的手机数量占比超过80%,笔记本电脑也有73%。要是美国不豁免这些产品的关税,市场上就会出现短缺,虽然关税降了,但他们离不开中国的供应链,只能继续从中国进货。 那为啥中国消费者不买美国商品了呢?这就得说说中国这八年织的“反关税大网”了。 中国一直在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就拿汽车来说,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汽车整车出口470万辆,同比增长26.7%,出口额增长20.7%。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不仅在国内卖得好,还出口到世界各地,在国际市场上和美国汽车竞争。 中国还积极拓展多元化市场,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长江经济带11省市对“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额在2024年前5个月达到4.19万亿元,同比增长9.5%。 而且中国和中亚国家的合作越来越紧密,比如在哈萨克斯坦建传统医学中心,和当地企业合作农业项目。 另外,中国国内消费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虽然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在2024年达到44.5%,但增速放缓,消费者更注重产品的质量和性价比,中国本土品牌的崛起,让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的关税政策让中国企业学会了“两条腿走路”。 美国加征关税后,很多中国企业开始在美国建仓库,调整物流体系,或者把生产线转移到其他国家。比如一些跨境电商平台,为了避免高关税,加速在美国建设本地仓库,提高商品售价。 美国商家虽然在关税降低后忙着补货,但他们也面临着新的问题。 美国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后,一些外国品牌停止向美国发货,中小企业退出美国市场,美国消费者要承担更高的价格和更慢的物流。 总的来说,中国这八年通过产业升级、市场多元化、内需增长等措施,织就了一张“反关税大网”,让美国的关税政策失去了效果。美国商家离不开中国的供应链,只能继续进货,而中国消费者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自然就不买美国商品了。这张“反关税大网”不仅保护了中国的产业,还让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掌握了更多主动权。

0 阅读:1
甜心喵呜

甜心喵呜

甜心喵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