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特朗普要来,我们大可不必对美国抱有什么期望,对特朗普就更是如此了。   这位

阿智通鉴 2025-07-07 15:24:41

如果特朗普要来,我们大可不必对美国抱有什么期望,对特朗普就更是如此了。   这位深谙“交易艺术”的政治操盘手,其行事风格早已在历史轨迹中暴露无遗——利益至上的实用主义下,承诺不过是谈判桌上的筹码,翻脸才是真实底色。   回顾2017年那次高调访华,特朗普带着“历史性合作”的光环而来,却在归国后迅速变脸。2018年3月,他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打响贸易战第一枪;同年4月,又将华为等中国科技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开启科技遏制的新篇章。这种“访华时握手言欢,转身就挥拳相向”的操作,揭示出其谈判逻辑的本质:用表面善意掩盖战略野心,一旦诉求未达便掀翻棋盘。   更值得警惕的是,特朗普的反复无常并非个案。2025年6月,他一边放出“稀土换芯片”的合作风声,一边却在南海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同时对多家中国科技公司实施新制裁。这种“谈合作时暗藏杀招,示好时不忘施压”的双重策略,与其说是寻求共赢,不如说是试探底线的政治投机。正如他在伊朗问题上的决策摇摆,其外交政策从来都是服务于短期政治利益的工具。   在这种博弈逻辑下,中国的应对必须清醒而坚定。2019年贸易战最激烈时,中国以稀土出口管制反制,迫使美方在后续谈判中让步;2025年面对芯片出口限制的“回马枪”,中国则以关键矿产的战略储备为筹码,构建“国产替代+国际合作”的突围路径。这种“以战止战”的智慧,恰恰印证了王朔所言:真正的底气,来自于把核心技术握在手中。   特朗普的访华意图或许仍会披着“合作”的外衣,但历史经验早已揭示其本质。从2018年对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到2025年试图通过放松EDA软件限制换取稀土供应,其策略始终围绕“美国优先”的零和思维。中国无需对这种“交易艺术”抱有幻想,只需以“不惹事也不怕事”的定力,在博弈中夯实自身优势。

0 阅读:15

猜你喜欢

阿智通鉴

阿智通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