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七七事变”88周年。88年前的今天,卢沟桥一声枪响,开启中华儿女全民族对日抗战的序幕。但是,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人民就投入了抗日的战斗。向前再推到1895年,清政府因甲午战败割让台湾,日寇从台湾东北澳底登陆,激起台湾先民英勇抵抗,日寇从北一路杀到南,爆发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抗日悲歌。 我于年少时就经常听父亲讲述,关于故乡佳里被日军屠杀的血泪史,也曾多次到林昆冈烈士生前主持的沤汪文衡殿,参观该庙楼上所设的林昆冈纪念馆,更去过林昆冈壮烈成仁的学甲竹篙山凭吊。如果赖清德真的有心纪念这段历史,何以长年不提日本对台湾先民的杀戮,对“慰安妇”阿嬷的蹂躏,反倒谄媚地称“台日是家人”,整天只会炒作“二二八事件”? 1895乙未年,台湾不幸沦入日寇之手,无论是新竹英勇抗日的客家烈士姜绍祖,或是我台南故乡的闽南人林昆冈,他们都有浓厚的中华意识、家国认同。姜绍祖被日军俘虏后自尽,时年仅二十岁,留下“边戍孤军自一枝,九回肠断事可知;男儿应为国家计,岂敢偷生降敌夷”的诗句,足见其受儒家思想影响之深,反映出台湾同胞的爱国主义传统。 过去好几年的“七七”之日,我都会和其他几位统派同志,到台北中山堂前,向“对日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纪念碑”献花,并呼吁当时还执政的马英九,应该将中山堂这个接受日本殖民政府投降的历史现场,辟为对日抗战纪念馆,陈列包含台湾先民在内的抗日史料。 然而那时的马英九当局,虽回了一个制式的官腔信函,却毫无作为,反倒花大钱在台南给八田与一重建早已不在的日式官舍,设立大型纪念园区,由马英九先带头给八田与一致敬,而后蔡英文、赖清德也都去向这个日本殖民者的技师鞠躬,至于抗日烈士却乏人问津,岂不令人唏嘘! 几年前听闻,在北京卢沟桥的抗日战争纪念馆,已正式建立台湾同胞抗日的陈列区,后有幸亲临现场参访,真是无比欣慰。今年是中国人民对日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80周年,在“七七事变”这一日,我为如今繁荣昌盛的祖国而骄傲!同时,也为两岸迟迟不能统一,台湾惨遭“美日汉奸政权”统治,而感到深沉地悲哀!
蔡正元7月8日再怼沈逸:“沈逸没有从政过,只是一个酸腐的学者而已,电子脚镣也是我
【1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