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够了,该动手了。”这一次,中国没再留情。7 月 1 日零点刚过,30国的日子变了,欧盟的“求情信”也成了废纸一张。中国正式出手,对欧盟、英国、韩国和印尼的不锈钢钢坯、热轧板卷征收反倾销税,最高税率突破百点。 而这场贸易博弈的根源,甚至可追溯至六年前的2019年。彼时中国首次对欧盟、韩国、日本和印尼的不锈钢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发现这些国家的企业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向中国市场倾销,导致欧盟进口不锈钢在华市场份额短短两年内从12%飙升至23%。 当时的调查显示,韩国部分企业的倾销幅度甚至超过100%,严重挤压了中国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为此,中国自2019年起对相关产品征收18.1%-103.1%的反倾销税,并接受韩国POSCO等企业的价格承诺。 经过五年的政策实施,中国不锈钢产业逐渐恢复元气。然而,2024年启动的期终复审调查发现,一旦终止反倾销措施,倾销行为极可能卷土重来。 商务部的调查数据显示,2025年1-4月中国不锈钢进口量同比减少26.08%,其中自印尼的进口量降幅达27.3%,这表明现有措施已对市场秩序产生积极影响。但与此同时,国内不锈钢粗钢产量却同比增长10.15%,库存累积至114.55万吨,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在这样的背景下,延续反倾销措施成为保障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此次政策调整对相关国家的冲击立竿见影。以韩国为例,其不锈钢企业此前凭借低价策略占据中国市场20%以上份额,如今部分企业需缴纳超过100%的关税,意味着每吨产品成本将增加数千元。 印尼作为中国不锈钢进口的主要来源国,2025年1-4月对华出口量已同比减少近20万吨,此次加税可能进一步压缩其市场空间。 更值得关注的是,欧盟作为中国不锈钢第三大出口市场,此前已对中国光伏产品实施反倾销措施,此次事件可能引发新一轮贸易摩擦。 对中国而言,这一举措不仅是产业保护的必要手段,更是参与全球贸易规则重塑的重要实践。通过法律程序认定倾销行为、量化损害程度并实施精准反制,中国向世界展示了运用WTO规则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正如商务部在公告中强调的,反倾销措施的目的是"为国内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环境,让企业有时间搞创新"。 数据显示,2025年1-4月中国不锈钢出口量同比增长15.09%,净出口量增幅达65.72%,这表明国内产业在政策支持下正加速转型升级。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远未结束。欧盟已计划对中国不锈钢加征关税,韩国也可能采取反制措施。 但正如历史经验所示,中国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从未退缩。
阿根廷刚刚撕掉对华贸易“封条”,87%天价关税一夜归零!就在刚刚,2025年7
【29评论】【6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