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为什么没有被德军耗尽人力?
1943年库尔斯克战役后,苏军的人力基本就要见底了,但距离崩溃还差一点。
而库尔斯克战役后,德军那边也在纠结是否放弃左岸乌克兰(即东乌克兰,左岸是指第聂伯河水流方向的左手方向,右岸同理)
冯·曼施坦因是提议放弃左岸乌克兰(东乌克兰),包括今乌克兰苏梅、哈尔科夫、波尔塔瓦、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等州,据第聂伯河而守。
洗头佬则担心,这么做会丧失大量矿场农田、工厂,并给苏军提供大量人力资源。
最终,冯·曼施坦因基于“运动防御”观点,劝说洗头佬放弃了左岸乌克兰
可他错估了,他放弃的左岸乌克兰,是乌克兰工农业和人口的精华,苏联收复左岸乌克兰后,不但获得了大量人力资源和农地、矿场、工业区,使得苏军迅速回血,而且放弃左岸乌克兰还导致基辅城还有第聂伯河上几个重要渡口(如切尔卡瑟、克列缅丘格、第聂伯罗等)全都直接暴露在苏军攻击下,之后苏军拼命用人硬堆,硬是把这几个渡口也拿了,这几个渡口一丢,加上德军本来兵力不足,右岸乌克兰也守不住了;
等苏军拿下右岸乌克兰,又回了波人力,然后黑海沿岸顺理成章也就守不住了;
黑海沿岸一丢,罗马尼亚油田区没了外层拱卫也守不住了;
罗马尼亚油田一丢,德军空军和装甲部队就越来越缺乏燃料……
全局开始崩坏。
可以说,放弃左岸乌克兰那一刻,多米诺骨牌就倒下了第一片。
主要是库班空战后,德国丧失了东线南部地区的制空权。
讲真,即使德军成功占领了莫斯科,苏联还可以迁都去喀山,再不济还可以迁到西伯利亚。德军本身就多线作战、兵力不足,它怎么可能去一寸寸地占领苏联的全部土地?况且,苏联气候寒冷,德国也是很难长期占领的。所以,德国从一开始根本就不可能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它最好的做法是扶持一个俄罗斯傀儡政权,或者尽可能地解体苏联,再不济就是占领苏联西部富庶地区,再跟苏联媾和(不过斯大林肯定不会同意的)。
德国虎式黑豹坦克无法扭转相持态势,耗下去德国受不了,美国人到诺曼底摘桃子,德国陷两面作战,力不从心了
随风招摇
本来就是兵力做禁见肘才放弃的,横竖就是看怎么死的区别
taoyang316
德国才多少人?拼光法国人还有可能,拼光苏联人?做梦呢?
用户10xxx14 回复 09-14 08:31
要不是德国搞种族绝 德国人力可比苏联多 当时苏联少数民族占一半 大饥荒大洗清 少数民族对苏联恨之入骨 当时德国想灭苏很容易的 当时德军打过去大量乌克兰和白俄等民族欢迎德国还想加入德军 结果德国执行种族灭绝 也不放过那些民族 那些人只能支持苏联 直到二战后期才想起来组装伪军已太晚了
用户10xxx14
要不是德国搞种族灭绝苏联去喀山和西伯利亚会直接被当地民族灭了 当时苏联少数民族占一半 大饥荒大洗清 少数民族对苏联恨之入骨 当时德国想灭苏很容易的 当时德军打过去大量乌克兰和白俄等民族欢迎德国还想加入德军 结果德国执行种族灭绝 也不放过那些民族 那些人只能支持苏联 直到二战后期才想起来组装伪军已太晚了
西门吹雪
uk
宁波好小子
扶持乌克兰地方政权唯一正解
老虎飞啊飞
现在网上一帮给纳粹招魂的!历史没有如果!
西门吹雪
bu
西门吹雪
pujo[静静吃瓜]l
乌友请要脸
那是因为飞行员少,要是飞行员够,随时拿出一万架,德国整个战争生产了10万架飞机,不可能没飞机用的。损失1000多太正常了,库存多的是
用户10xxx31
苏德兑子互相消亡,人口凋零。